阮慕驊分析,台幣升值對2個產業影響很大。資料照。廖瑞祥攝
新台幣匯價繼上週五暴升9.53角、站穩30字頭後,昨日(5/5)在出口商恐慌性賣壓下,盤中直接升至29.59元,創下2022年6月10日以來的近三年新高,在央行進場調節下,匯價收30.145元、升9.19角,連續兩日升幅高達1.872元。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就認為「急升總比急貶好」,並分析2個產業將最頭痛。
對於這次升值,阮慕驊表示「急升總比急貶好」,他分析,升值代表台幣國際購買力變強,貶值反之,阮慕驊提及:「如果幾個交易日貶個10%,肯定人心惶惶」。雖然升值對滿手美元資產的人不利,不過阮慕驊認為,台灣有滿手美元資產(美元、美債、美股)的人,多是有錢人,中產階級也會配置一些,但多數人是台幣、美元一半一半,甚至台幣資產多一些。因此他說:「升值頂多叫一叫,唉一唉,還好啦!」
阮慕驊指出,現在最頭痛而且未來最麻煩的有2種產業。首先為金融業,他分析:「尤其是保險業,台灣保險業有7000億美元資產,避險比例僅60%。未來的匯損有的瞧,等著看損益表了。」同時點出5月10日時,保險公司的4月淨值公布就是前奏,畢竟3月壽險業淨值已單月大減2200多億元;另一影響的為上市上櫃的電子業,他指出現在該產業應該不知道怎麼報價了,而老闆大概也忙著找銀行問怎麼避險,但他也直言「來不及了」。出口業者部分,阮慕驊認為大概也會「跳腳狂罵」,不過他認為此舉也沒用,不如做長久打算。
這波暴衝,阮慕驊點出「外資爽爆」。他分析,台股20兆元以上的股票,可以慢慢賣了,股價匯率兩頭賺。不過他也好奇,央行外匯存底的美債,不知道需不需要重新評價?至於台灣頂級有錢人應該嘴上不說,心裏在盤算著什麼時候開始大量換美元,而全球化下的受益者,都開始要「pay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