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華集團董事長潘思亮。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全球狂揮關稅拳,更點名台廠赴美。工商協進會常務理事、晶華集團董事長潘思亮曾提出「川普上任後美國好、台灣會更好」,他在今(2/18)日重申,立場並未改變,畢竟台灣對美國的順差解決根本,就是要投資美國,在美國對AI、資通訊的需求越來越高,意味著台美依賴性高,建議政府成立產業國家隊,跟美國談判半導體跟國防,對台灣更有利。
川普上任後,狂打關稅牌,最近再度提出對等關稅,更點名「台灣搶走晶片生意,讓美國很不高興」,讓外界憂心關稅恐衝擊資通訊產業。晶華集團董座潘思亮去年曾提及,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美國會大好,在川普第一任期「台灣混得還不錯」,台灣會跟著美國命運一起走,尤其在「新冷戰」架構下,「看好之後美國會好,台灣會更好」。
潘思亮今日出席工商協進會的工商講座,被問及看法是否改變,他強調,「沒有改變」,
尤其在資通訊方面,AI是美國經濟主要動力,對台灣資通訊需求越來越高,顯示台美依存度也高,雙邊貿易短期會增加,而川普要求台廠去投資理所當然,既然台廠都前往日本和歐洲投資,「美國是那麼大的客戶」,對於台灣未來掌握和改善客戶關係非常重要。
潘思亮認為,「到美國設廠沒有不好,不要全部都去」,只是美國投資成本高,工商協進會的會員初步採取高附加價值、高利潤和尖端科技產品優先到美國設廠,在資通訊全球布局狀況下,「美國好、台灣會更好」,「看納斯達克(NASDAQ)就好」,如果納斯達克下滑,對台灣就不太好。
至於關稅對台灣帶來的影響,潘思亮指出,
相較於美國要求台廠赴美投資,關稅帶來的衝擊並不大,若想解決台灣對美國的順差,根本之道就是台廠赴美投資,目前台灣對美國關稅5%、美國對台灣關稅3%,如農產品方面,會受到對等關稅的影響較大,反觀資通訊產品是零關稅,即便啟動對等關稅,對資通訊產品較無影響。
潘思亮也提到,川普已多次點名台灣半導體,卻未點名韓國,顯示台灣半導體的投資優先,與其被動、被迫上架,不如由政府整合產業鏈成立國家隊,跟美國談判半導體跟國防產業,況且,台韓的半導體是競爭關係,先搶占美國市場也是一件好事,先進國家有智慧財產權的保障,比投資東南亞國家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