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羈押庭攻防!律師辯「陳智菡貼身同車非預料」 檢秀「串證對話」打臉

    2025-09-15 14:09 / 作者 侯柏青、白廷奕
    柯文哲北院再開羈押庭。李政龍攝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關押一年,於9/8交保後立即與曾作證的愛將陳智菡、陳宥丞同車同台,成為檢方抗告成功的理由。台北地院今開庭調查,柯文哲律師團強調,兩人只是站在柯身後,不在柯文哲預料範圍,檢辯也未將他們列入傳喚清單,非裁定限制範圍;檢方則說,看電視就知道柯違反法院裁定,反轟「如果柯是被動,難道他們是主動?還是要說『巧遇』?」更尷尬的是,檢方還拿出阿北和陳智菡的對話紀錄,質疑事前確有串證。

    律師:審「1天」的不會贏審「9個月的」

    柯文哲委任律師鄭深元今天把矛頭指向高院,強調檢察官抗告書只有提到應曉薇顧問吳順民、會計師范有偉、東森電視總裁張高祥等幾個證人,高院卻逕自認定其他6名證人也有串證問題,見解超過檢方主張,分明是「訴外裁判」。他也說,柯文哲雖然公開替幕僚李文宗喊冤,但他早就否認和李文宗是共犯,在法庭上共見共聞,且柯文哲指的是,李文宗被控收210萬政治獻金涉嫌貪污部分,這部分早就詰問完畢了。

    鄭深元痛斥,高院質疑為何才一個月就裁定延押、交保,實際上,北院7/21裁定羈押後,一個月內,法院已訊問北市府時任科長楊智盛、前北市府都發局長黃景茂、捐助300萬元的博弈大亨左右手邱清章、前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等諸多證人,本案審理進度已經不同,北院見解沒有矛盾。而且北院合議庭審理本案「9個多月」,對於案情掌握,一定遠比高院合議庭「審一天」的來得多。

    柯文哲交保後,心腹陳智菡就站在一旁,最後還與他同車回家。資料照。呂志明攝

    他也認為,陳智菡、陳宥丞雖然分別和柯文哲同車同台,不過兩人牽涉的案情應該是木可小物案,檢察官在偵查階段雖然傳喚兩人作證,但兩人證述不是爭執事項,沒有勾串必要,檢辯更未列入傳喚清單,因此,兩人不在北院裁定限制範圍。

    他更解釋,柯文哲交保後,陳智菡和陳宥丞只是「站在身後」,如此而已,這不是柯文哲可以預料的,經檢察官起訴後,法院沒有接力補強的義務,檢察官在偵查上可以命證人具結,有證據能力,這是台灣在世界獨創的制度….如果要排除證人接觸,也應該只能排除未來可能到北院出庭的14名證人。

    委任律師陸正義則說,高院從收案到撤銷只有一天,上級審沒有任何一庭比合議庭更了解本案。他強調,本案歷經8個月審理,偵查檢察官用不正訊問的手法辦案,公務員都證稱本案合法,時任副市長彭振聲、前鼎越開發董事長朱亞虎、前都發局執行秘書邵琇珮、前威京集團法務經理陳俊源都是被誘導認罪的。陸正義還說,重罪證人已經詰問完畢,希望可以調降交保金。

    蕭奕弘則主張,本案7/21裁定延押後,合議庭積極傳喚證人,情勢已經不同,而且有相當事實足認不涉及重罪,不能因寬鬆的要件羈押柯文哲。他還認為,柯文哲替李文宗喊冤是言論自由的範圍。

    柯文哲交保後對外發言,陳宥丞緊貼阿北,成為箭靶。資料照。廖瑞祥攝


    柯文哲交保,愛將陳宥丞緊貼阿北,成為檢方認定違規關鍵。資料照。廖瑞祥攝

    大反攻!檢方:難道雙陳是主動接觸?

    針對律師主張,主任檢察官林俊庭痛斥,裁定書白紙黑字的寫「不得與同案被告、證人有任何接觸、騷擾、恐嚇或探詢案情之行為」,不只是限定還沒有到北院交互詰問的證人。檢方連珠炮地回擊,質疑難道柯文哲可以去找朱亞虎,問他「你到底是在認什麼罪?」,還是他也可以去找陳智菡問「折扣碼分潤要怎麼解釋?」

    檢方也質疑,還是柯文哲能和證人一起討論木可帳務、去找北市府舊屬問京華城案情?這全都不應該發生。檢方直指,距離本案辯論只剩3個月,法院限制很合理,沒有孤立柯文哲,檢方也排除醫師陳佩琪為證人,所以柯文哲依然可以與家人、朋友在一起,「不能接觸證人這件事,不管是理性還是感性,都沒有這麼困難」。

    檢方痛斥,不能接受柯文哲「被動」接觸證人的說法,「如果柯文哲是被動,難道陳智菡、陳宥丞是主動嗎?還是大家都被動,只是巧遇?裁定又沒有分主動、被動,而是規定根本不能有任何接觸,『被動』字眼是律師自己加的,已經違反裁定內容。在大部分的案件中,很可能會被羈押。」

    檢方指出,北院9/5裁定柯文哲交保,檢方要不要提起抗告沒有特定立場,要回歸審判程序考量,並沒有什麼「要把誰押到死」,這些都是政治語言。但有些政治人物對外放話「誰誰誰指示北檢一定要抗告、誰誰誰指示不要抗告」,影射政治力介入司法,他們的目的只是在「混淆視聽」,企圖透過媒體放話帶風向。

    但檢方嘆口氣說,當初還在研議是否提抗告時,檢察官就發現柯文哲一交保,馬上從電視畫面發現他真的出現違反法院裁定的情況,檢方表示,有問題的部分,不是指柯文哲罵檢方「你們查了一年到底查到什麼?什麼都沒查到」,真的出問題的,是柯文哲實質接觸本案證人陳智菡與陳宥丞。

    檢方表示,法院裁定白紙黑字的寫著不能接觸同案證人,不是寫「不得與尚未交互詰問的證人接觸」,辯護人不能用自己的解釋去理解北院裁定,若有爭議,檢察官當然只能提抗告救濟。

    檢方指周榆修「明顯偽證」。資料照。廖瑞祥攝

    檢方也強調,除了柯文哲有具體接觸證人之外,京華城的後續審理仍有重要證人待傳喚,包括9月就有李文宗、木可公司負責人李文娟及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要來作證,10月則有時任都發局長黃景茂、時任副市長黃珊珊,柯文哲要作證,不管是對於貪污案或公益侵占案,角色都很重要。「處理這些事的人,和柯文哲所屬政黨高度重疊,柯文哲有沒有實質影響力,大家都看得出來。」

    指周榆修「偽證」,檢方當庭曝「阿北串供」

    檢方另舉例說,柯文哲有沒有影響力,也可以從上周證人、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的證述內容看出端倪,「周榆修上周說,李文宗身兼眾望基金會的董事長、執行長、財務長,一切都與柯文哲無關,這會妨害法院發現真實,他明顯作偽證,也要維護柯文哲。」檢方說,辯護人或許會強調公益侵占罪為何有必要羈押?但上個月在士林地院「身障關懷協會」公益侵占案,法院也是裁定繼續羈押禁見,事情的重點不在於罪名。

    檢方也表示,律師團可能會援引陳怡君案的高院裁定,希望限縮串證作為羈押的事由。但檢方解釋,陳怡君的實體案情,北檢並沒有閱卷不清楚,但是從新聞資料看起來,兩案明顯有很大不同。「陳怡君案的被告坦承犯行,而且該案僅涉及單一犯罪事實的犯罪,但本案的犯罪事實,除了貪污,還涉及公益侵占與背信等,而且證人和柯文哲關係密切,因此不能相提並論。」

    檢方認為,陳怡君(左)認罪且案件單純才獲交保,和柯文哲(右)的案件迥然不同。資料照。廖瑞祥攝

    檢方講著講著,還當庭秀出證據說,柯文哲確實有被法院認定具有串滅證的具體事由,例如從他撕掉的筆記上,可以看到柯文哲清楚寫到「木可內帳有無洩漏?帳本?自我檢查」;而且,根據柯文哲與陳智菡的對話紀錄中,兩人還討論到「但競選總部跟木可又簽了一個約,是競總收入的10%,要給木可當授權金」、「原本我還希望他可以換個說法」、「但他好像已經告訴檢調」、「競總收入指的是政治獻金,這幾乎是死棋」。

    檢方還表示,柯文哲另外又提到「但有一件事要做好心理準備,今天于文(指前民眾黨發言人戴于文)去問了內帳以及進出貨單,競總付錢向木可購買的商品,可能都是他們自己拿來賣,也就是那三千多萬,有部分(甚至全部)都是競總幫木可付成本,木可再拿去賣,進帳也是留在木可」。


    檢方主張,這些對話全都是柯文哲勾串的具體事證,而且柯文哲在交保後違反裁定接觸證人、喊話即將作證的李文宗,「縱使依照陳怡君案的標準,仍然符合羈押要件。」檢方表示,如果硬要拿其他案例比較,還可以參考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陳重文案,陳重文也是涉嫌圖利、侵占、偽造文書等罪,有串證事由,最後法院也是未區分罪名,讓全部證人都做完證以後,才讓陳重文交保。

    至於柯文哲的粉專不停發文批判證人、干擾審判的部分。檢方認為,內容是否斷章取義,大家心知肚明,「雖然是小編在管理發文,但這是柯文哲本人的帳號,律師有遞狀強調柯文哲無從參與,但是,若柯文哲本人沒有授權的話,難道是有人盜帳號嗎?」

    柯文哲和愛將陳智菡的對話紀錄,成為檢方主張柯文哲串證的證據。資料照。廖瑞祥攝
    侯柏青、白廷奕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