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辦公室設計成小小遊戲場。楊亞璇攝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長期關注兒少議題,她回憶,自己開始關注公共議題,其實是從「兒童權利」開始,她畢業後一直在外商公司做行銷工作,但因為2015年台北市政府拆除公園溜滑梯,兒子竟稱:「為什麼要把好玩的拆掉,把不好玩的留給我?」這句話意外讓她進入「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倡議,去年獲得民進黨提名不分區,名列第三位,開啟從政之路。
45歲的張雅琳為「3個孩子的媽」,她說,自己生了小孩之後,雖然繼續工作,但對小孩的想法並不那麼了解,直到小孩4歲那年,時任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要拆青年公園的溜滑梯,當時有媽媽告訴她,大安森林公園也要拆,她心裡覺得:「拆個滑梯又怎樣?有差嗎?政府不是說不符合安全法規嗎?」
於是張雅琳回家隨口告訴小孩:「大安溜滑梯要拆掉了。」沒想兒子回說:「為什麼要把好玩的拆掉,把不好玩的留給我?」張雅琳形容,她整個人很震驚,本來以為「有得玩就好」,這才意識到小孩分得出「好玩」和「不好玩」。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致力推動兒童遊戲權的價值,圖為台東關山鎮關山兒童遊戲場。摘自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她說,當時一群媽媽志工發起連署,結果才發現不只拆青年公園和大安森林公園,而是要拆60座公園的磨石溜滑梯,才知道問題嚴重。後來深入研究後才發現,政府誤用國家安全標準,規定並非要求溜滑梯不能高於2公尺,而是高度越高,下方緩衝設施就要更厚,但因為成本高,政府不願意處理,就乾脆大拆特拆。2015年,台北市76座磨石溜滑梯,只剩下16座。
遊戲設施被認有危險 竟通通拆光
張雅琳分享,一位職能治療師加入行動,說自己是在「贖罪」,因為他過去常建議家長:「小孩發展遲緩,就帶去盪鞦韆、玩沙。」年復一年後,自己生了小孩才發現:「公園根本沒有鞦韆。」當時統計,2015年整個台北市只有30座鞦韆,但有30萬個兒童,因為鞦韆被認為危險,小朋友跌倒會有糾紛、國賠問題,幾乎全拆光。
還有心理治療師也指出,他們的個案一年比一年多,很多孩子屬於「邊緣性遲緩」,不是天生,而是後天刺激不足所造成,例如:挖沙對小肌肉發展、情緒宣洩有幫助,但當時全市只有5個沙坑。還有案例是小孩閉眼伸手摸鼻子,卻摸不到,因為缺乏身體感覺的判斷,這都和遊戲環境不足有關。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辦公室設計成小小遊戲場。楊亞璇攝
後來張雅琳全職投入「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進到立法院後,也延續推動相關政策。對於哪些優先推動的兒童議題?張雅琳露出苦惱表情,「天啊,我覺得好多,很難選,每件事都急迫且重要」。
不過她很慶幸「狼師、狼教練」的問題終於有些進度,過去體育領域的教練,出事後名字無法完整公布,只會變成「OOO」連姓氏都沒有,家長想查根本查不到,毫無意義,根本無法保障孩子,她已提出國民體育署相關修法,國民體育署8月中也召開會議,期待接下來有進展。
重視兒童權利 政府政策還要加把勁
張雅琳指出,目前各部會只有衛福部、教育部有兒少代表,其他部會都沒有,每個國家都接受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審查,雖然我國並非會員,但一直努力往這方向前進,2022年審查報告就已提出環境部、內政部、交通部等部會,許多政策與兒童有關,卻無兒童代表聲音,因此她一直推動兒童進到部會,目前還有很大的空間要努力。
大人如何讓小孩參與會議也很重要,張雅琳說,台南市政府投入很多資源去培育兒少代表,有系統地訓練他們表達、陳述,甚至理解政府運作的方式,他們會開設課程,讓兒少了解政府層級與職掌,學習如何呈現想法、如何與他人達成共識,導師協助兒少在與政府互動時更有自信,避免因緊張或語言不足而無法表達。
張雅琳以自身案例為例,她兒子5歲時曾在會議上回答「我想要飛機」,現場大人卻回他「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但其實問題出在大人問錯了,如果問「你想在遊戲場裡玩什麼?」或進一步追問「你是想飛很高嗎?還是喜歡哪個形狀?」小孩就能給出可行的答案,大人應該協助釐清,而不是用大人的視角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