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8 07:10
房價不跌、租金持續攀升,政府推出「婚育宅」與囤房稅2.0,希望以稅制手段逼出市場上的空餘屋,活化住宅供給。專家直言,從空地稅到空屋稅的討論,長年陷入「法有其名、效難其實」的困境,關鍵不在稅率多高,而在稅基與執行力是否到位,若制度仍讓閒置資產「課得輕、查得慢、執得緩」,再多政策恐也難解空屋困局。
2025-11-05 13:44
在高房價時代,薪資漲幅追不上房價飆升速度,年薪百萬元內的新北青年族群青睞哪一區?房仲業者統計聯徵中心與實價登錄的數據,盤點新北市年薪百萬內的40歲以下青年所青睞的前十大購屋熱區,發現淡水區以1333戶的貸款戶數最多,平均單價3字頭,是榜上最親民的一區;而板橋、三重及土城區也備受喜愛,皆有超過千戶的申貸量。
2025-11-04 10:34
國內房市在多重政策調控下,買氣持續不振,加上利率與高房價壓力,使許多投資客將目光轉向海外。在全球資產配置需求日增的背景下,第11屆TIEE台灣國際房地產博覽會冬季展將於本週五(11/7)正式登場,並與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聯合展出。本次展會集結亞洲、歐洲、美洲與中東等十餘國參展商,同步推出線上展覽,提供台灣民眾全方位掌握全球置產的最新資訊與趨勢。
2025-10-30 17:34
房市信用管制上路滿一週年,央行何時願意鬆綁備受關注。第3季理監事會議記錄今(10/30)日揭露,面對國內高房價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偏高問題,多數理事支持維持現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不變,即便歷經七波管制,房市漸呈「量縮價穩」局面,應持續觀察政策成效,然而,為兼顧市場運作與民眾需求,理事建議給予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比率的彈性調整空間,尤其針對無自用住宅者購屋及都更危老重建等政策性貸款。
2025-10-30 10:39
在高房價與房市不景氣的雙重壓力,建商採取「低總價」銷售策略,導致北北桃竹地區出現「低還要更低」的極端現象,住展雜誌彙整,今年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縣的預售屋最低成交總價,相較去年更便宜,如桃園大園區最低總價僅233萬元,面積不到10坪。專家提醒,看似親民的「甜甜價」,來自於「以小換低」的購屋犧牲,買方須意識到「一分錢一分貨」的硬道理,謹慎評估居住品質的取捨。
2025-10-29 11:01
為解決高房價的困境,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地上權住宅」模式,核心精神是購屋者只負擔建物成本,降低購屋門檻,讓首購族能以更合理的總價入住核心地段。隨著新青安房貸等利多助攻,麗寶集團旗下名軒開發在高雄亞灣區推出的地上權案「名軒亞灣城」,成功切入高房價痛點,該案擁有70年的年限,並享有萬坪公園、捷運等成熟機能,充分展現地上權住宅「買得起、住得好」的優勢,有望改寫都市核心區的房市結構。
2025-10-29 10:11
近年全台房價節節攀升,即使薪資水平有所成長,仍遠遠追不上房價漲幅。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薪資調查,今年8月工業及服務業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達5萬885元,從數字上來看,月薪5萬元似乎已超越多數人,但六都平均購屋總價動輒破千萬,即使每月儲蓄2萬元,光是準備兩成的自備款,在房價最高的台北市,就得花費整整20年的時間,最親民的都會區也需要10年。
2025-10-19 18:17
南韓政府週三(15日)宣布了史上最嚴厲的限房令,不僅在首爾首都圈禁止購買非自用住宅,還把購房貸款金額大幅限縮到僅2億韓元(約431萬台幣)。嚴苛的限令引發一波恐慌購房潮,在野黨譴責李在明政府不食人間煙火,李在明民調大幅滑落。
2025-10-14 15:08
今年房市買氣有多「冷」?數據已給出殘酷答案,根據房仲業者盤整六都民政局、地政局資料,2025年前三季六都家戶購屋比全面下滑,台北、台中、台南皆創十年次低水準,桃園、高雄更跌至歷史新低;專家分析,今年受打房與限貸壓力影響,自住族群轉趨保守,購屋比同步下滑,顯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2025-10-13 22:14
政府近一年來緊盯打炒房議題,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根據雲端資料中心調查,並於今(9/13)日公布最新「台灣房地產網路聲量」調查報告,2025年上半年全台房地產相關討論聲量達289萬則,相較2024年下半年減少約10.8%,可以看出整體房市討論熱度,受政策影響而降溫;至於討論議題,包括台積電設廠、新青安、銀行貸款成數縮減、建商倒閉等,都是輿論焦點。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