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11:21
自詡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美國紐約州議會議員曼達尼,在當選史上最年輕的紐約市長後,週三宣布全由女性組成的過渡政府團隊,協助他實施紐約市數十年來最具野心的政綱。不過總統川普也放話警告,曼達尼必須「尊重」華府,否則施政不會成功。
2025-11-05 11:24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被視為安倍路線再起,自民黨與維新會聯合執政,也被認為有望開創日本一個新的保守政治時代。支持高市的右翼民意基礎中,很重要的一個板塊是年輕男性選民──原本垂垂老矣的自民黨已難以吸引年輕選票,但高市似乎成了年輕右翼選民的新希望,這股支持高市的力量就如同太平洋對岸支持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的年輕選民一樣。而美日年輕右翼抬頭對台灣有什麼啟示?
2025-11-01 21:40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今天出席公民論壇時表示,他正面看待半導體發展,但台積電與半導體業發展越好,台灣就會有人相對更貧窮,這會成為民粹主義與煽動家的溫床;抗中前必須溫飽,民進黨一定要痛下決心,解決相對貧窮這件事。
2025-10-31 07:51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週四(10/30)發布聯邦公報,將2026財政年度的難民收容上限訂為7500人,較前總統拜登任內制訂的12.5萬人上限大幅減少,創下歷來最低紀錄,而且僅優先考慮南非白人,引發爭議。
2025-10-30 09:14
歐洲極右勢力日益壯大,不過在荷蘭週三(10/29)提前舉行的國會大選中,極右派領袖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自由黨卻意外失勢,中間派政黨「民六六黨」可望取得第一大黨地位。分析指出,歐洲國家那些在野時聲勢強大的民粹領袖,一旦真正掌權,支持度往往難以維持。
2025-10-25 23:01
美國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去年取代放棄競選連任的前總統拜登,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敗給共和黨的川普。賀錦麗沉潛近一年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暗示自己或許可能會再度角逐白宮。
2025-10-20 18:01
「山也光電板、海也光電板、水庫也光電板」,台灣已淪為「小小多光電板」的國家;在野黨如此形容現在的能源困境。
2025-10-18 08:10
「我們也不堅持大型太陽能在山坡地上不用環評…但,我們已被催到…每天都有人打電話來問有沒有光電可以賣,幾乎大家都缺再生能源,已被打到不知怎麼辦;這是事實!」太陽光電永續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如此描述產業缺綠電的窘迫。
2025-10-14 13:48
英國國內情報機構軍情五處(MI5)週一(10/13)罕見向國會議員發出公開警示,稱他們已成為中國、俄羅斯、伊朗的間諜活動對象,目的在破壞英國的民主體制。
2025-10-12 11:41
日本首相原定下週選出,但在公明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投下震撼彈後,臨時國會將延至20日當週召開。在各黨爭取選票支持之際,《日經亞洲》今日(10/12)列出首相選舉的3種可能場景,認為自民黨面臨10多年來首次失去政權的可能性,即便勝選,亦將面臨「少數執政」、無法自由推動政策的困境。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