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22:54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罷免投票在7月26日落幕,對不少投入其中的民眾來說,心理上可能會出現「罷免症候群」。部立桃園療養院副院長、精神科醫師李俊宏指出,政治參與雖是民主的重要表現,但過程中的情緒波動,也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擔。他提醒民眾若出現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退縮等狀況,且持續超過兩週,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2025-07-25 11:38
情緒不只影響心情,也會悄悄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有人因壓力失去食慾,但也有人則會無意間攝取大量高熱量食物。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黃薇嘉指出,這種行為稱為「情緒性進食」,雖能短暫紓壓,但長期恐導致體重增加與健康惡化,進一步惡化負面心理狀態。
2025-07-23 12:10
為了強化國軍的軍官與士官心理健康韌性,國防部日前預告修正「國軍軍官士官請假規則」部分條文,擬增訂「身心調適假」,每年准給3天,且權責主官不得拒絕。此外,原先每年累計請慰勞假「7日」的軍官、士官得請領慰勞假補助費,則修正為至少「10日」。
2025-07-21 08:00
「不是保護令的錯!」今年7月新北市土城區發生男子持刀砍死妻子與小姨子悲劇,由於被害死者有聲請家暴保護令,社會瀰漫「保護令有啥用」的輿論氛圍,但從研究來看,保護令對多數案件仍具嚇阻力,問題在面對一些高危個案,雖然台灣有建立家暴高危個案防護網,執行面卻仍有很多待改進之處。
2025-07-19 19:59
台師大女足隊遭教練周台英「抽血換學分」的醜聞持續延燒,今(19)日下午在台師大校長吳正己帶著教練周台英等校方人員召開記者會出面致歉,但台師大學生會對於周台英的處分與帳目不清等問題也提出質疑,對此,台師大副校長印永翔表示學校會於二週內完成對周台英處分的所有審議,並對教評會違背社會期待則深感抱歉。
2025-07-17 16:49
中國南京近期傳出「紅姐事件」,一名38歲焦姓男子化名「阿紅」偽裝成女性身分,外傳曾與1691名男性發生性行為,部分人即使已察覺他的真實性別,基於「來都來了」心態仍選擇留下。「來都來了」一時之間成為網路熱門金句,諮商心理師張宇傑就以此分析,多數說出這句話的心理狀態。
2025-07-17 13:50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7)日證實,兩位重要首長人事異動,分別為成大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任沈靜芬,將於8月出任國民健康署署長;而成大醫院一般精神科主任陳柏熹,將於明(18)日接任心理健康司司長。
2025-07-17 08:28
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8型客機6月12日起飛後即墜毀,造成260人罹難,初步調查報告顯示是兩具引擎的燃油閥開關突遭關閉所致。《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黑盒子紀錄的駕駛艙對話,當時是機長關閉了燃油閥開關。
2025-07-15 20:55
近年TikTok、YouTube Shorts與Instagram Reels等短影音平台日益普及,卻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這類內容雖然帶來短暫快感,卻可能對大腦造成長遠影響。眾多國際學術期刊的研究顯示,「短影音成癮」(Short Video Addiction, SVA)不僅會降低認知控制力、情緒穩定性,甚至可能導致焦慮、衝動與判斷錯誤等問題。
2025-07-15 16:08
彰化縣某幼兒園驚傳疑似有幼童遭到教師不當對待,不僅私密部位與屁股受傷,孩子甚至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彰化縣議員許雅琳今(7/15)與受害者家長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該幼兒園班上兩名老師短短兩週內,合計出現高達158次不當管教紀錄,但教育處卻僅對老師裁罰23萬元、停職3年,家長痛批縣府敷衍了事,要求教育處應以專案方式重啟調查,由專業單位認定是否已構成身心虐待或霸凌,而非以不當管教輕率帶過。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