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15:33
部分保險業務員為招攬保險,建議家長延後新生兒出生48小時應進行的新生兒篩檢,導致民眾拒檢而延誤診斷,嚴重影響寶寶健康。國民健康署今(10)日發新聞稿提醒新手爸媽「這是錯誤觀念」,呼籲及早讓孩子接受新生兒篩檢,如有健康問題,才能掌握治療黃金期,減少對寶寶的傷害,切勿被不正確的觀念誤導,造成無法挽回之遺憾。
2025-04-09 15:19
嘉義縣布袋鎮一民眾2日一早行經一處廢棄民宅前,發現紙箱內裝一男嬰,疑似被凍死,趕緊報警。警方事後查出男嬰生母為22歲的陳女,嘉義地檢署法醫今(9日)解剖,確認男嬰是活產,而且無先天性異常疾病,同時對男嬰採樣,進行生母DNA比對,確認兩人是否為親屬關係。
2025-04-08 14:51
疾病管制署今(8)日宣布,從今日起開始接種新冠JN.1疫苗第二劑。根據最新數據,國內新冠急診就診人次上週為1714人次,較前一週下降了13%,目前處於低點。儘管如此,疾管署仍提醒,國內新冠併發症及死亡個案中,超過96%的患者未接種JN.1疫苗,且以65歲以上長者為主。
2025-04-01 14:32
疾病管制署今(1)日表示,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仍持續,且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遞減,為保護感染新冠後易發生重症和死亡之高風險族群,自今年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不全等對象接種第2劑JN.1 COVID-19疫苗,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其中已接種第1劑至今年4月底陸續符合接種第2劑之65歲以上長者約53萬人,呼籲符合接種資格民眾踴躍接種,以提升免疫保護力,降低重症和死亡發生風險,減少疾病威脅。
2025-03-28 00:20
葛兆恩昨(3╱27)與紀成澔、夏和熙、幸卓輝、林輝瑝出席BL劇《對立而已》首映會,首次挑戰感情戲的他和紀成澔相識不到5分鐘就為了試鏡玩親親,2人有超過10場以上親熱戲,因媽媽、姊姊、妹妹全是「腐女」,他根本不敢和家人一起追劇,笑說:「害羞到不行!」
2025-03-24 12:43
前交通部長郭瑤琪今早11點因病辭世,享壽69歲。輔仁大學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游皓鈞提醒,抽菸、高血壓是高風險族群,最典型症狀是「前胸痛到後背」,也提醒主動脈剝離好發在半夜和清晨,應特別留意。
2025-03-18 15:49
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自今年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出生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再增加接種1劑JN.1 COVID-19疫苗,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呼籲符合接種資格民眾踴躍接種。
2025-03-14 16:00
《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於2000年完成立法,然而經過25年,台灣在罕病領域仍面臨許多挑戰,包括資訊落差與就業率偏低等問題。為此,罕見疾病基金會今(14日)公布了首度針對台灣罕病族群的大規模調查,並提出五項建議,分別為「強化罕病醫療資訊」、「重視罕病就醫權利」、「普及身障高等教育」、「增加多元照顧人力」以及「健全友善職場環境」。
2025-02-18 18:15
疾病管制署今(18)日公布最新統計,上週新增122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另有21例死亡。其中,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一名北部未滿10歲的學齡前女童,因感染A型H1N1流感併發腦炎,短短四天內病情急轉直下,最終因腦幹衰竭不幸過世。
2025-02-18 17:42
演員王大陸涉嫌以不實醫療證明逃避兵役,檢調發現他疑似斥資百萬元,假裝心臟疾病問題,騙過醫師,順利獲得免役體檢證明。對此,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聽聞後,幽默給出三個評論「武功高強」、「騙術一流」、「演技一流」。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則說,根據臨床經驗,役男鮮少以心臟疾病作為免役理由,若無實際異常,醫師無法作出相關診斷。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