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哭「黑眼球就變白」!2月大男嬰罹罕病恐失明 出動15醫護急救視力

    2025-10-16 15:16 / 作者 駱肇樑
    兩個月大男嬰一哭黑眼球就整個變白。示意圖。取自unspalsh
    一名2個月大男嬰出生時臉上有血管瘤,且只要一哭,右眼黑眼球就整個變白,確診為罕見的「史德格-韋伯症候群(Sturge-Weber syndrome,SWS)」,因眼壓過高造成先天性青光眼。若不治療恐影響視力,甚至可能失明,經緊急從台中送至三軍總醫院手術治療後,昨日(10/15)共動用15名醫護人員、歷時近4小時才順利完成手術。

    三總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男嬰出生後確診罹患少見的史德格-韋伯症候群,起初研判病情並不嚴重,不過家長發現只要男嬰哭得用力時,右眼黑眼珠竟會變得白濁,到眼科診所就醫後,醫師評估應是男嬰哭得時候眼壓升高所致,且已是嚴重青光眼,轉介至大醫院後醫師研判需手術治療,再將男嬰自中部醫院轉至三總進行減壓手術。

    呂大文指出,全台有1/3的先天性青光眼在三總執行,因此團隊很有經驗,經出動4位眼科醫師、9位麻醉醫師和3名護理師,用3.5小時執行小樑切開術減壓,讓房水順利排出後,目前男嬰眼壓已恢復正常。

    呂大文表示,幼年手術難度在於麻醉劑量不易掌控,且嬰兒容易失溫,氣道和血管也較小,需注意點滴暢通,因此每次手術都要出動大批醫護人員;此次手術先動用4位麻醉醫師、4位麻醉護理師完成麻醉後,再動用3明眼科醫師、4名眼科護理師完成手術。

    呂大文提到,這台手術動用15名醫護人員,但健保給付僅7、8千元,加上兒科手術加成也才1萬多元,相較於美國10萬美金,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但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即便健保給付不高,只要能挽救一個孩子的視力就值得投入。

    不過呂大文也表示,雖然減壓手術能暫時降低眼壓,但根本的血管瘤並未解決,因此若瘤體有變化,就可能需再次做減壓手術,最多可能要做到3、4次以上,至於皮膚上的血管瘤則可以用染料雷射去除掉8成。呂大文解釋,有些部位的血管瘤雖可以打血管硬化劑,不過深層的腦部、眼部血管就無法去除,文獻上認為血管瘤雖不會變大,但與癒後息息相關。

    全國每年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約15至16位,其中三總一年手術約4至5人,約佔3成,患者年齡多為2、3個月至1歲左右。呂大文表示,他收治最小的患者是一名出生才9天的嬰兒,經手術治療後,目前該名患者已是高三生,裸視視力仍可維持在0.6~0.7左右,呼籲家長若發現家中幼童哭的時候,黑眼球變得白濁,應懷疑是急性青光眼所致,應盡速就醫。
    駱肇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