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08:14
日前有醫師投書國際頂級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提到台灣健保面臨崩潰危機,但因內容引用的數據錯誤備受質疑,2名投書醫師所屬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天(4/30)去函期刊表示,該文章引用數據明顯錯誤,以失實的論述導致誤導性結論,嚴重違背科學倫理與學術寫作原則,要求撤稿。
2025-04-27 19:23
台灣醫療水準世界有目共睹,但在「可避免死亡率」的進步上,成績卻還不夠亮眼。健康台灣副召集人陳志鴻今(27)日指出,過去十年,台灣在降低可避免死亡人數上雖有進步,但幅度明顯輸給日本、韓國,「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2025-04-27 15:56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一篇台灣醫師的投書,指出台灣健保體系正面臨崩潰危機,提及急診壅塞、政策失靈等問題,引發醫界廣泛討論。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27)日表示,儘管文中部分數據有誤,但此投書確實點出健保投資不足的結構性問題,並強調今年特別關注健保總額成長率,盯緊不能低於5.5%。
2025-04-26 20:21
頂級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今天(4/26)刊出一篇由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撰寫的文章,提到台灣健保體系即將崩壞;還提到年初發生急診壅塞問題,當時有一名政府官員在社群平台嘲諷一位疲憊不堪的急診醫師;文章還指控,2022年Omicron高峰時期新冠住院患者死亡率高達58.2%,引發醫界議論。
2025-04-26 07:20
每到報稅季,各地區國稅局不免出現兄弟姊妹重覆列報扶養父母的案例,有些家庭經過協調就能達成共識,但也不乏實際審查發生爭議者。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表示,被剔除一方不服氣,經常鬧到打行政訴訟;財政部索性頒布解釋令,以「打分數」的方式,綜合判斷是否有扶養事實。
2025-04-26 07:10
5月1日報稅季即將到來,財政部特別整理過去納稅義務人常出現的申報樣態,包括申報同住滿70歲的非直系親屬,免稅額就不是14.55萬元;點光明燈、安太歲之香油錢列入捐贈的列舉扣除額就糟了。北區國稅局表示,為避免申報錯誤而遭補稅或併予處罰,特別整理以往報稅常見的錯誤態樣,提醒民眾注意。
2025-04-14 14:36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研議醫事薪資未達標擬不予特約。對此,民進黨立委賴惠員、王正旭、郭昱晴、林月琴今(4/14)召開「守護全民健保、特管辦法暫緩修訂」記者會,邀全國各地醫師公會與健保署代表出席,呼籲暫緩推動此案,回歸專業與政策溝通。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也說,會加強溝通,絕不貿然上路。
2025-04-11 14:10
全民健保「停復保」制度在去年底被憲法法庭判定違憲後,健保署決議全面廢止。醫師陳志金今(4/11)分享一起案例,有位長期居住中國上海的台灣男子因不清楚停復保政策已被廢止,回台復保時被要求補繳新台幣1萬2千元健保費,氣得直喊政府「搶錢」,事實上,該男子只需要繳在上次入境復保後的保費,還是「賺到了」。
2025-03-29 18:33
近日網絡上瘋傳一紙公文,聲稱中研院正在挨家挨戶找人抽血,甚至上門尋找小孩,引發爭議。國健署昨表示,是他們委託中研院執行的「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用於了解民眾是否出現營養缺乏,用於政策制定等,還提到「不妨把檢測視為免費健檢,整套檢查在醫院做下來還蠻昂貴」,對此,民間團體「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怒批,國健署誤導民眾,要求衛福部釐清調查是否有違《人體研究法》,衛福部長邱泰源則承諾會積極檢討。
2025-03-29 13:02
健保署今(3/29)早在圓山花博公園舉辦全民健保30周年慶祝曁健走活動,總統賴清德致詞時提到近年出現的「醫護荒」,他表示,今年聯考牙醫錄取分數已經高於醫師,醫師第一志願,內、外、婦、兒招不到人,因為現在都是「不同工同酬」,未來必須考慮「不同工也要不同酬」,否則做不同事情卻領一樣的給付,一些比較辛苦的科就會比較多人走。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