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08:30
緬甸上週發生規模8.2的驚天巨震,不僅災情慘重,遠在千里之外的鄰國「泰國」首都曼谷,也出現多處建物損壞,甚至有1座已「建物封頂」主結構完工的大樓坍塌,讓泰國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對於此次災情,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緬甸出現大地震,但泰國卻出現災情,對台灣有三大重要啟示,一是目前法規要求的建物耐震性是否足夠、二是地質安全不代表不怕地震、三是老屋風險度高,值得國內加以重視。
2025-03-09 07:10
我國在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人老、屋老的雙老現象日趨嚴重,政府力推長者換居專案,但國土署三年來的統計,只媒合成功23戶。專家直言,長者換居大不易,卡在兩大關鍵,且最長只能住12年,不能只是樓梯換電梯,如何完善社福配套是重點。
2025-03-04 16:41
在政府持續推動綠建築政策,綠建築核發量創新高,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我國已核發建築物綠建築標章與候選綠建築證書件數高達1150件,相較2022年增加112件、年增10.79%,更是歷年最高,與2014年相比,大幅增加578件、增幅101.05%,超過1倍。專家分析,主要與「綠建築建案需求高」、「綠建築賣價好租金高」、「可爭取容積獎勵」等三大因素有關,估計未來綠建築在大趨勢下,量能將持續攀高。
2025-02-10 11:37
近期北部建案因地下水位偏高或施工不當造成「鄰近房屋受損」事件頻傳,不少想老屋都更、危老重建的屋主遲疑,擔心房屋因改建造成鄰損,恐面臨巨大損失,導致老屋更新進程大幅放緩。專家提醒,建案施工造成鄰損,主要是地層軟弱與施工管理不足所造成,只要強化建築結構設計及注意施工安全品質都能克服,若老屋的屋主因擔心造成鄰損,就放棄老屋更新或遲疑,後續面臨兩大風險更大。
2025-01-21 17:00
就在今(1/21)日凌晨0時17分,嘉義大埔鄉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導致國家警報狂響,許多人在熟睡中被驚醒。近年受到全球板塊運動劇烈,地震威脅持續攀升,國內老屋耐震力正面臨嚴苛的考驗,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提醒,國人面對地震常有「挺過大地震的房屋就耐震」、「地震房屋受損後補強就安全」兩大迷思,觀念其實並不正確,民眾應注意房屋的耐震性,更該加保地震險。
2025-01-09 15:41
受到銀行滿水位與央行祭出房市管制措施,近期預售市場買氣大降溫,建案出現賣不動的窘境,對於已請建照不得不推案的建商、都更或危老重建實施者面臨困境。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分析,目前建商營建成本高漲,大幅降價吸引買氣的空間有限,如何凸顯產品價值與特色,將是建案脫穎而出的最佳解方,由於近年地震激增,引爆耐震宅需求,只要「提高建案耐震力」,購屋者普遍都願意買單,將是2025新案「保價、順銷」的突破點。
2024-12-07 09:00
依據新北戶政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淡水區人口大幅增加,截至今年11月底淡水人口已達20萬207人,在少子化的時代,淡水人口為何持續增加且對房價帶來的影響?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近年全台房價高漲,淡水區挾「房價低負擔少」與「坐擁建設題材、補漲潛力濃」等兩大優勢下,吸引人口不斷移入。
2024-11-13 08:44
近年板塊運動活躍,全球面臨地震隨時來襲的威脅,台灣不僅芮氏規模5以上地震頻繁,光是今年前9個月芮氏規模6以上地震就有10個。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大地震來襲,整個地動能量由大地傳至建築體,此時建築結構體的一樓,就首當其衝的承受地震能量輸入體,研究發現,大樓倒塌造成傷亡的原因,約95%歸咎一樓柱體嚴重破壞,因此,提升建物一樓柱體的耐震能力,成為確保居住者安全的重要關鍵。
2024-11-12 18:30
汐東線明年開工 ,部分站點和生活圈週邊房價蠢蠢欲動。根據實價資料顯示,汐東線6個預定站點近一年附近大樓華廈房價出現漲勢加快跡象,包含社后(SB12)、樟樹灣(SB13)、汐止科學園區(SB14)房價年漲幅高達14%至16%;另外,樟樹灣、社后、金龍國小、汐科等四大熱門生活圈,近一年房價也全部上揚,當中又以樟樹灣生活圈年漲13%房價漲最兇。
2024-10-31 09:00
備受矚目的社子島徵收案,日前台北市長蔣萬安裁示,社子島的區段徵收開案,預計2027年拆遷、2028年動工,將替社子島禁建解除與開發帶來新的曙光。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若北市府的區段徵收計畫順利推動,未來可替社子島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但目前距離拆遷仍有2到3年,在區段徵收禁止移轉前,看好者大約還有1年半左右的時間可布局,須留意區段徵收案是否因為部分居民反對而出現變數。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