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24歲謝姓女騎士因違規後自撞身亡。讀者提供
高雄24歲謝姓女子,25日凌晨因闖紅燈遭員警發現後追上欲攔停,謝女拒檢加速逃逸,警方保持距離跟車尾隨,謝女最終自撞身亡。檢方昨天(5/26)相驗遺體確認死因爲意外,謝女抽血酒測結果為每公升0.09毫克,尚未達法定違規數值,檢方也將抽取謝女的眼球液進一步確認。對此,資深法醫高大成強調人體死亡後會自動分解產生酒精,因此抽取眼球液「比抽血準」。
24歲謝姓女子25日凌晨騎車行經緯九路和緯六路口連闖2紅燈,遭巡邏員警鳴笛示意停車,但謝女拒檢加速逃逸,警方在車後雖然保持距離,但謝女最終在楠梓區自撞身亡,檢警驗血後檢出謝女有0.09毫克,謝女母親無法接受,痛哭「我女兒很乖,她什麼都沒有做」,並要對警方提告。
抽眼球液的目的為何?高大成解釋,人體死亡後,血液中的乳酸及其他發酵物質會進行分解反應,進而產生酒精,如果僅靠死後抽血數值,可能出現誤差。高大成強調,眼球液內則沒有東西可發酵,酒精也不容易代謝,相較抽血檢驗,確實為更準確的方式。
事實上,這並非眼球液首度還死者「酒駕」清白。2024年台中一名22歲施姓男大生3月19日下課後,騎車行經北區崇德路、太原路時,遭63歲黃姓男救護車駕駛撞死,起初施男抽血檢測有酒精反應,但家屬提出異議,檢方再抽取施男的眼球液進行複驗,最終確認施男無酒精反應,黃男依過失致死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