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游騰傑攝
有關媒體報導「台灣新生兒每年夭折600名」,衛福部昨(17)日晚間澄清,過去三年「未滿4週新生兒」每千活產死亡率均為2.8人,呈持平趨勢。提供數據的公關業者今(18)日進一步說明,所謂「600名」是依據近年國人死因統計,計算「1歲以下嬰兒」死亡數的平均值,約為604人。
多家媒體昨引述專家指出「2024年臺灣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3.8,已連續二十年高出日本、韓國等國家。數據也顯示,臺灣每年超過600位寶寶死亡」,對此,提供數據的公關業者今說明,所指對象應為「未滿1歲嬰兒」,並引用近五年國人死因統計,「一歲以下嬰兒」死亡數分別為586、610、647、578、600人,合計3021人,換算每年平均約604,因此公關也旋即勘誤新聞稿內容,將「寶寶」更正為一歲以下的「嬰兒」。
公關業者指出,另2024年臺灣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3.8,數據來源是參考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網站,亦同步勘誤新聞稿內容,將「新生兒」更正為「一歲以下嬰兒」,兩處均強調「一歲以下嬰兒」,並非衛福部所定義新生兒死亡率的「未滿4週(28天)即死亡」。
衛福部統計處昨晚間透過新聞稿說明,「台灣新生兒每年夭折600名」的說法屬錯誤,但未同步提供「1歲以下嬰兒死亡率」的最新數據,也未說明與日韓的比較結果;根據衛生福利部兒童醫療健康資訊整合平台,所謂新生兒死亡率,是指平均每千個活產嬰兒中「未滿4週(28天)」即死亡的人數。
衛福部昨指出,民國113年新生兒死亡為374人,較112年377人減少3人,每千活產死亡率均為2.8人。若排除懷孕未滿22週或出生體重小於500公克死亡則為242人,較112年260人減少18人,每千活產死亡率由1.9人下降至1.8人。
以111至113年數據來看,統計處表示,新生兒每千活產死亡率均為2.8人,呈現持平趨勢;若排除懷孕未滿22週或出生體重小於500公克死亡,每千活產死亡率更從107年的2.0人,下降至113年的1.8人。
衛福部強調,持續精進兒童醫療照護網絡,自110年起辦理「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建構3層級醫療照護網絡,從生命歷程的起點開始挹注資源,推動周產期照護網絡與高危險妊娠轉診、新生兒外接服務,並完善兒童緊急醫療布點。
衛福部表示,同時推行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提供未滿3歲幼兒的初級照護與健康管理,進一步達到降低新生兒及兒童可預防的死亡,以增進兒童健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