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攜手各方,提出全方位護腦五守則,40歲起即為失智預防黃金期,強調透過慢病管理,可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發生。.國衛院提供
根據研究發現,多達45%的失智症病例可透過控制14項可改變因子來預防或延緩,中年期的肥胖與三高是最需關注的風險因子。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失智研究與防治專家小組」召集人楊淵韓近日表示,肥胖與糖尿病不僅是多種慢性病與癌症的根源,更是隱形的失智推手。
根據衛福部與國衛院2023年調查,臺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已達近8%,平均每13位長者就有1人失智。而國家衛生研究院1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預計年底出版首份《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書中呼籲40歲起即為失智預防黃金期,需及早控制14項可控風險因子,其中跟慢性疾病相關,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透過積極落實健康管理,將可有效延緩甚至預防失智的發生。
多項國際研究證實,中年肥胖與糖尿病患者在晚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顯著增加。若能及早進行體重與血糖管理,將能有效降低發病率並延緩病程。為幫助國人及早採取行動,《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特別提出「護腦五守則」:顧腰圍、控血糖、壓不衝、脂不高、腎要好。
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做為國家衛生政策智庫,以解決國人重大健康挑戰為使命。預計發布的《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正是去年簽署三年合作備忘錄後的第一項公私協力重要成果。失智症的預防與照護不僅是醫療議題,更牽動長照與社會永續發展。結合國衛院的科研實力與台灣諾和諾德在肥胖及代謝領域的專業,期望透過減輕慢性疾病對國民健康的負擔,以實現「健康台灣」中針對「慢性病防治」、「肥胖防治」以及「888計畫」的長期目標。
衛福部長期照顧司祝健芳司長指出,《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呼籲40歲起及早預防的觀念,與長照3.0政策高度一致。第一階段已放寬外籍看護聘僱規範,協助減輕家庭照護壓力;第二階段將於2026年上路,刪除失智症年齡限制,服務將擴大至50歲以下的早發型患者,讓政府能更早介入。她強調,透過結合慢病管理與社區資源等,能預防與延緩病程發展,實質降低家庭與社會的長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