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游騰傑攝
健保署給付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費用,明(5月1日)起擴大新增「65歲以上重大傷病病人」及「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全民健康保險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之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病人」,估約180萬人受惠。
《病人自主權利法》2019年上路以來,提供國人可先行決定在患病末期或重症時的治療項目,如是否接受插管、鼻胃管灌食等「死亡套餐」。
依規定,簽署這項「預立醫療決定」前,需自費3千元進行諮商(ACP),讓不少人卻步,不到成人口1%,健保署因此自去年7月起限定對象提供給付。
首波開放4類族群終生1次,包括符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收案患者、有自主行為能力的輕度失智症患者、衛福部公告「難以忍受、無法治癒疾病」病人、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服務對象,但限制必須在住院時簽署。
健保署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僅51家院所申報155人次,經過評估,明起再開新增兩類給付對象,分別是「65歲以上重大傷病病人」、「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全民健康保險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之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病人」,預估分別有45萬人與135萬人受惠。
同時,由住院擴大至醫院門診與基層診所服務,增進預立醫療決定服務可近性,落實善終權益。而給付方式也有所調整,明起改成一律支付3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