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疾病是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取自Unsplash
56歲資深女星馬妞近年飽受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及乾燥症等多種自體免疫疾病所苦,日前她自曝曾經咳嗽咳到無法入睡,就醫檢查才發現肺部出現纖維化現象,健康狀況再度亮紅燈。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罹患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需特別留意肺部健康。然而,由於多數人警覺性偏低,導致病情急遽惡化進而致命,更成為自體免疫疾病族群的主要死因之一。
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指出,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硬皮症、皮肌炎等,皆因體內免疫系統異常,對自身器官發動無差別攻擊,導致全身性發炎,並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其中「肺部纖維化」是一種常見且不可逆的嚴重共病。
李信興說明,肺纖維化會使原本柔軟、有彈性的肺組織變得僵硬、有如「菜瓜布」一般,削弱肺部氧氣交換功能,導致呼吸困難。根據統計,平均每10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會併發肺部纖維化,若未及時發現並介入治療,恐進一步惡化為呼吸衰竭,成為自體免疫族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致命風險不亞於癌症。
李信興分享,臨床一位48歲從事餐飲服務業的吳小姐就是典型案例,她多年前確診乾燥症,原本僅有口乾、眼乾等症狀,但近期常感到莫名疲倦,甚至在工作中只走幾步路就會喘。她一開始並未多想,直到症狀影響到工作與日常生活,才向風濕免疫科醫師反映,進一步安排肺功能檢查後,確診為乾燥症所引發的肺纖維化。
李信興提醒,肺纖維化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9成自體免疫病患往往未能察覺異常,門診中不少人僅關注本身原發病的症狀,如關節疼痛、眼口乾等,忽略了肺部可能已悄悄出現病變。等到「喘、咳、累」等呼吸症狀惡化,往往肺部已出現不可逆損傷,錯過黃金治療期。
為了避免延誤病情,李信興呼籲,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無論有無出現呼吸相關症狀,都應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肺部健康狀況,並評估是否需安排首次肺功能檢查。即便肺纖維化無法完全治癒,若能及早診斷、使用抗肺纖維化藥物,仍有助於減緩症狀、延緩肺功能惡化速度,進而降低急性惡化與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