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取自Pexels
34歲林先生身體一向健康,一周兩次打籃球養成運動好習慣,豈料,日前在家中洗澡後突然休克昏迷,救護人員到場時他失去呼吸心跳,經送醫檢查出肺栓塞。台中醫院醫療團隊緊急透過血栓溶解術與低溫療法搶救,而統計數據顯示,到院前心跳停止經急救後恢復呼吸心跳,進行低溫療法可存活出院且自理生活的患者,台灣僅有2%。
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莉瑋指出,林先生經過18分鐘CPR後恢復呼吸心跳,當時心律不整、意識不清,進一步檢查確定肺動脈栓塞,緊急啟動整合治療。診斷顯示,林先生的肺栓塞血塊有4公分。
林先生(中者)的肺部血栓有4公分。台中醫院提供
心臟內科醫師黃聖瑋到院後立即進行導管溶栓手術,並商調低溫療法儀器送到院,以低溫療法降低腦細胞等損傷,徹夜搶救;隔日胸腔內科醫師黃仲儒接手重症加護病房照護。
「請救救我的孩子!他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黃聖瑋回憶當時看到患者父母的心慌與無助,想盡辦法要全力搶救這個年輕人的過程表示,低溫療法是針對心跳停止,經急救後恢復心跳與血壓但意識仍昏迷的患者進行降溫治療,利用低溫,降低大腦、心臟的細胞代謝率,減少缺氧過程對人體的傷害程度,「很開心幫上忙,讓患者繼續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患者成功在住院第9天清醒,第10天脫離呼吸器,第23天康復出院;目前等病況穩定後,再進行原本腳傷韌帶治療。黃仲儒以美國與台灣針對低溫療法治療的統計數據表示,採用低溫療法可存活出院的患者,美國僅有12%、台灣是9%,出院後能自行生活的美國有9%、台灣更僅有2%。
林先生的肺部血栓有4公分。台中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