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示意圖。游騰傑攝影
春節假期結束後,各大醫院急診仍持續壅塞,全台每日急診就診人次超過2萬,部分醫學中心如台大醫院,急診待床人數甚至突破百人。醫界普遍認為,護理人力不足與近期氣溫驟降是急診擁擠的主要原因。
衛福部已兩度召開會議研商對策。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目前腹瀉疫情占急診病人約兩成,呼籲民眾落實分級醫療,輕症應先至基層診所就醫,不要所有病症都往急診,避免加重醫療負擔。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指出,今年急診壅塞情況特別嚴重,與往年春節期間民眾就醫習慣不一樣,民眾過去覺得能不住院就不住院,手術能排開就排開,急診往年於春節相對較為空。
過年後急診仍塞車,陳亮甫點出護理人力短缺,影響病房無法收容更多病人。他進一步說明,氣溫驟降導致心血管疾病與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因為可能會因為天氣太冷,大家不愛出門,所以病情比較有可能會變嚴重,假若第一時間就醫,就可以帶藥回家吃,但倘若病情加重,就需要住院甚至加護病房。
部分醫師認為,急診壅塞可能與今年健保署推動的「醫院個別總額制度」有關,然而陳亮甫持不同看法,表示該制度尚未正式實施,短期內對醫院運作影響不大,長遠來看甚至可能有助於平衡醫療資源分配,但仍需持續觀察。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張維典指出,部分患者如腹瀉、嘔吐患者雖會增加急診就診人數,但大多數經過點滴治療或止吐藥物處理後即可返家,並非造成急診床位壅塞的主要原因。真正影響急診運作的,是病況較複雜、需長時間觀察的病人,加上護理人力吃緊,部分醫院關床率已達20%,導致急診病人無法順利轉至一般病房。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也指出,近兩個月內已有705名護理人員離職,反映出護理工作的高壓與人力短缺問題。對此,衛福部回應,去年護理人員總數增加逾3000人,近期急診壅塞最嚴重的醫學中心,近3個月護理人力仍在上升。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則表示,從目前觀察來看,急診壅塞與近期疾病流行、短期內就診人次暴增,以及醫院床位調度管理有關,護理人力雖面臨挑戰,但整體仍在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