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換學分」爭議延燒,受害人故事逐漸曝光。示意圖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發「抽血換學分」爭議,隨著抽血畫面等證據曝光,整件事背後的故事也逐一浮現。一名熱愛足球的女學生立志考上師大後,沒想到達到目標後卻是人生惡夢的開始;另一名女學生考上師大後父親設宴慶祝,在不斷抽血的地獄中決定休學,父母對她相當不諒解,她也不敢回家面對栽培自己的父親,沒多久後父親意外過世,讓她再也沒有機會說明,也成了永遠的遺憾。
師大女足「抽血換學分」事件延燒,石明謹昨(7/15)在臉書分享兩名當事人的故事,其中一名選手簡奇陞從小立志考上師範大學,是個想要站上頂尖足球舞台的孩子,憑著自己十多年的努力達到目標,卻是人生惡夢的開始。
石明謹提到,去年事情爆發的時候,簡奇陞也曾經想站出來,但是家人反對,因為她還剩一年就畢業了,不要跟老師、學校作對,直到這幾天,她把抽血的影片po上網,她的家人才驚覺,事情不只是口頭上講的這麼簡單。
石明謹說,影片中簡奇陞在抽血時大哭,整個肘窩處一片紫青,抽血人員找不到血管,抽了好幾次才成功,她憑藉自己的足球訓練與學業成功進入師大,但畢業卻是靠著每天被抽走的三管血。
昨天記者會上,簡奇陞原本戴著口罩與墨鏡,但是輪到她發言時,她摘下口罩與墨鏡,理由是「需要遮遮掩掩的不應該是我」。
石明謹認為,簡奇陞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孩子,勇敢的站在所有人面前說話,比那些有決定權又不肯認錯的大人勇敢一百萬倍,今天站出來不是為了報復或是仇恨,是為了不要有下一個受害者。
石明謹也提到另一名女學生YOYO,YOYO出身花蓮富里,從小父母反對她踢足球,希望她不要曬得太黑,希望她成為白白淨淨的小公主。但YOYO因為熱愛足球,哭著求母親讓她繼續踢球,後來,她考上了台師大,成了家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父親為了慶祝,還在村子裡大擺宴席。
然而,令YOYO失望的是,來到台北後發現球隊根本沒在練球,而是要配合教練的研究,做完體能之後抽血檢驗,她寒假想請假回花蓮,結果教練告訴她:「要嘛就服從球隊規則,要嘛就離開,差學分也畢不了業,我也不會給妳專項成績,看妳要怎麼辦,是要一直被當,還是修七年、最後被退學?」
石明謹說,YOYO受不了在學校像被囚禁,又要不停抽血做實驗的日子,她覺得這裡像地獄,於是休學了。但父母對她很不能諒解,覺得她不珍惜自己的機會,考上了師大卻不繼續練下去,她的國中教練也不諒解,覺得一路栽培她,結果放棄了踢球的大好機會。
YOYO社群平台提到,這件事情讓父親對她很失望,她甚至不敢回家面對長期栽培她的父親。「沒多久後,他意外過世,我再也沒有機會親口跟他說了,所以妳說原諒嗎?下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