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徒步區行嗎2-2】直擊車輛橫行無阻 管理失靈破壞觀光形象

    2025-04-14 08:10 / 作者 洪敏隆
    清明連假西門徒步區管制期間,記者直擊許多車輛駛入,行人見車趕緊閃避。洪敏隆攝
    推動行人徒步區的成敗,除了前期與地方住戶、店家溝通,實施後能否落實也很重要,在台灣,很多徒步區令人詬病的是,管理落於鬆散,區內停車位淨空,車輛在徒步區內橫行穿越也未被攔阻。


    1名韓國籍留學生4月5日清晨6點多在北市西門町遭人持開山刀攻擊,影響台灣觀光形象,台北市長蔣萬安震怒,要求轄區萬華警分局需對西門鬧區重點時段、路段,加強巡邏及路檢,提高見警率,以確保北市國際觀光景點整體治安無虞。

    但是,蔣萬安不知道的是,不只是治安問題,去年(2024)來台排名第三的韓國觀光客,網友在韓國theqoo等知名論壇分享台灣旅遊經驗時,被封為「台灣明洞」的西門町是很多人推薦必去的景點,但有些人會提醒,西門町雖然是보행자 전용도로(行人徒步區),但是車子還是很多,要小心留意。

    警力缺席、車阻全開 管理形同虛設

    《太報》記者在清明連假期間到西門徒步區觀察,4月4日當天下午2時許,在武昌街一段的徒步區範圍,1小時內總共有4輛汽車、12輛機車從中華路一段開進或騎進武昌街,其中有一半是外送車輛,四分之一是穿越性車流,其他則是騎車進入買老天祿或找攤商聊天,另外,也有外送員遵守徒步區規定,下車牽行到店家取餐。

    西門徒步區武昌街,在清明連假常可見車輛行駛穿越。洪敏隆攝


    機車騎士在徒步區行駛穿梭,讓很多觀光客嚇一跳。洪敏隆攝


    由於當天是連假,下午觀光人潮眾多,多數駛入車輛會以慢速行駛,但有兩部汽車駕駛會按喇叭要求前方步行遊客讓路,部分機車則以時速超過30公里,穿梭在人群中通行。

    在觀察的1小時內,記者並未見到有任何警察巡邏或取締違規進入管制區的車輛,隨後轉到武昌、漢中、峨嵋等西門徒步區出入口處觀察,發現每一個出入口雖然都有設置雙開門式的車阻,但是車阻都是完全打開,等於讓車輛可以輕輕鬆鬆就能使入,管制區出入口也都未見相關人員管制疏導。

    西門徒步區在管制期間,車阻卻是打開,讓車輛得以輕易進入。洪敏隆攝


    4月5日發生韓籍學生遭砍事件後,當天上午10時55分,記者再次在西門徒步區的漢中街靠西門捷運站六號出口觀察半小時,了解上午11時管制時段開始時的管理情況,11點10分靠六號出口處至少還停放3輛汽車,並有1輛汽車從該路段要左轉成都路,捷運西門站外深受觀光客喜愛拍照打卡的「6號彩虹/ Rainbow Six」彩虹地景,遊客見到車輛還得閃避以免被撞。

    4月5日發生韓籍生遭砍,當天11點徒步區管制開始,仍有很多車輛停在徒步區內或穿越。洪敏隆攝


    不只是西門徒步區,過去高雄也有民眾跟媒體投訴,新堀江商圈徒步區經常有機車騎士闖入,在徒步區行走常要「閃機車」,批評乾脆取消「名存實亡」的徒步區。

    政策熱度難持久 強度只在「試辦期」

    萬華分局交通組組長羅棨合說,西門徒步區管制區禁止車輛進入時段,警方都會加強取締,但比較困擾的是,西門町雖然是比照國際作法,採時段性徒步區卸貨管理,在低人流的週間白天與週末早晨離峰時段特准貨車進入徒步街區卸貨,但是去年西門町國際遊客創新高,生意增加或相關店家及從業人員工作樣態不同,導致管制時段還是有車輛進入卸貨,這部分會再跟店家宣導。

    管制時段,路阻之所以仍然是全面打開的狀態,羅棨合解釋,人多的時候,路阻容易造成行人跌倒或被勾到,可能會面臨被求償的情況,因此與當地里長、促進會協調後做此決定。

    台灣推動一項交通相關政策,最讓人詬病的是起初階段都會動員大批人力做管理,但實施一段時間就會鬆懈,以上月試辦的心中山的車輛交通管制,2.5小時市府共動員50名工作人員,29名義交引導人流與車流,市府事後評估試辦情況良好,但當地住戶楊先生問:「未來都會用這樣的強度管理嗎?」

    「管制就是這樣,當第一部車違規進入,就會有一整串的車流違規駛入,因此如何防範『第一部車』是很重要。」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趙家麟說,歐洲徒步區都有明確的管理機制,只要車輛違規進入,警察馬上出現,而且都罰很重。



    日韓做得到 為何台灣不行?

    記者在今年3月底實地到日本東京銀座,觀察其假日推行的「步行者天國」管理方式。在12點實施時段開始前,會在街頭廣播向大眾宣布,並在實施地區各出入口陸續放置立體標誌或說明牌,接著會有警車開始巡邏,針對仍停放在實施範圍道路的車輛,要求移動離開,不聽勸阻即開罰。

    不只是重要幹道進入管制範圍會有警員路口駐守,且因為不只汽機車不得通過實施區域,自行車騎士亦需下車牽行,真正落實「行人至上」,且至少有4到6名警員,兩兩一組以步行方式,且手舉「自行車牽行」的標語巡邏,一方面看有無違規情事(實施區域內禁止街頭直播、表演、攝影會、抗議示威、街頭銷售、連署、募款、發放傳單或廣告衛生紙),同時也兼顧維護治安。

    銀座步行者天國實施時間到,就會見到警車巡邏,驅趕仍在管制區內車輛。洪敏隆攝


    銀座步行者天國管制區範圍內,到處可見警員兩兩一組巡邏。洪敏隆攝


    在韓國,部分步行街實施區域出入口,不一定是警員駐守,有時候是由附近居民或店家負責,像是釜山熱鬧的西面徒步區,因為常有外送員要騎車進入,都會被阻擋告知牽行。

    羅棨合坦言,管制時段當然希望店家不要讓車輛進入,但因店家有外送需求,有些外送騎士不按規定牽行,且因為「打帶跑」的特性,當接獲有人報案派警員到場,外送車輛已經離開。此外,違規記點較嚴格時,徒步區車輛違規駛入或停車情況比較好,但記點放寬後,違規情形也跟著增加。

    韓國釜山西面徒步街,在管制時間一定會在出入口派員駐守。洪敏隆攝


    銀座步行者天國,在連接主要幹道出入口都會擺設車阻,並有警員駐守。洪敏隆攝


    交通配套缺位 商家與外送需求無對應解決

    此外,同樣在西門商圈,中華路一段20公尺寬的人行道,是北市府重點宣傳有舒適步行空間的「台灣香榭麗舍大道」,但是記者多次直擊,在中華路一段西側武昌街至漢口街間,因為該路段沒有設置裝卸貨格位,但該路段沿線有很多餐廳、服飾店或飯店,常可見大型車輛停在人行道上裝卸貨或載客。

    2014年公館商圈試辦行人徒步區,最後以壓倒性的住戶、商家反對而失敗收場,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規劃好商家臨停的時段,讓很多商家叫貨,車輛無法開進巷弄卸貨,駕駛又不知道要去哪裡臨停,而對行人徒步區產生反彈。

    中華路標榜是台灣的香榭大道,但常見車輛開上人行道裝卸貨。洪敏隆攝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祕書長黃柏森說,設置行人徒步區,最重要的是做好交通配套,包括車輛管制方式、繞行動線,都會影響到店家、住戶對行人徒步區的接受度,尤其是卸貨及臨停的需求。

    趙家麟說,外送在商圈是真實需求,也是推動徒步區必須正視也要面對的課題,在徒步區規劃時,一定要有外送可以停等的區域,不是每個都讓其可騎到門口,但設置點位也不能拉得很遠,外送員會卻步不接單,商家做不了生意,當然就會反彈,不利徒步區的推動。

    韓國首爾弘大商圈知名的徒步街「RedRoad」,當初規劃時不是只設計行人通行空間,而是進行區域內的大規模的車道瘦身,同時透過車道調整改變,普遍設置卸貨停車彎。

    首爾弘大RedRoad做好交通配套,例如車道瘦身等措施。洪敏隆攝


    由於有完善的交通規劃,政府處分罰得更重也「站得住腳」,韓國一般違停是罰4萬至9萬韓元,但在徒步街管制範圍內違停是提高到9至13萬韓元,若行駛闖入管制區,開罰9萬韓元(約2200元台幣),且會扣10分,依韓國規定,1年內扣40分吊照。

    推動行人徒步區要成功且永續,將跟其他推行的交通政策一樣,3E(教育、執法、工程)缺一不可。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