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日本大阪舉辦的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舉行會談。美聯社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領導的談判隊伍,週日(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結束接連兩天的會談。貝森特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雙方已就稀土管制、貿易等問題達成「框架性」協議,何立峰也在官媒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中方仍未就川普與習近平是否會在南韓會面,做出確認。不過川普表示,他認為可以和習近平達成美中貿易協議。
美中吉隆坡會談結束後,川普表達了積極的態度,稱:「我認為我們將會與中國達成一項協議。」
貝森特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訪問時說,他已經和何立峰達成一個「非常實質性的框架協議」,該協議將避免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00%的關稅,並使中國推遲實行對稀土出口的新管制措施。
貝森特說,這項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達成的框架協議,將允許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下一週討論進一步的貿易合作。議程將包括更加平衡的美中貿易、中國購買美國大豆和其他農產品,以及控制美國芬太尼危機等問題。
當被問及是否預期美國會實施川普威脅的對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時,貝森特回答說:「不,我不預計會如此,而且我也預期我們將會在中國先前討論的稀土出口管制問題上獲得某種延後。」貝森特補充說,最終條款將由兩國領導人決定。
中國央視報導,何立峰表示已「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基本共識,雙方同意進一步確定具體細節,並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
央視報導中表示美中雙方在這次會談中,「圍繞美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延長對等關稅暫停期、芬太尼關稅和執法合作、農產品貿易、出口管制等雙方共同關心的重要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磋商」。
報導中也一再強調習近平與川普個人之間的「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是磋商的核心,「將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充分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就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各自關切保持密切溝通,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但沒有明說習近平是否會在南韓舉辦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的時機點,與川普進行面對面會談。
在中國宣布11月9日將開始對稀土出口執行更大規模管制後,美國發難,川普本月10日威脅要對中國加徵100%關稅反制。
川普預計將在週三到週四(10月29日至30日)訪問南韓,參加在慶州舉行的APEC會議。習近平將於週四到週五(10月30日至11月1日)訪問南韓。中國外交部上週五(24日)僅表示「如有進一步消息中方將及時發布」,沒有具體說明「川習會」是否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