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強制繳社保」9月上路,恐削減勞動者實際收入、加重企業負擔,影響就業市場;圖為北京懷柔區,有工人在大雨後整理環境。美聯社
中國最高法院日前判決,企業與勞工放棄繳納社會保險金屬違法,自9月1日起須全面繳納。消息一出引發全民震撼,部分企業與工廠因無法負擔高昂的社保支出,已開始將全職員工解僱,轉為時薪制員工,引發外界憂心失業率恐進一步惡化,甚至掀起企業倒閉潮。
隨著人口老化、年金體系財務壓力增加,許多國家以提高退休年齡、調整給付標準等「節流」方式實施年金改革。中國則是採取「全面強制繳納社保」的「開源」手段,避免對退休金高昂的軍公教「體制內」人士下手。
路透社指出,根據預測,中國的養老金基金將在2035年前耗盡。然而,中國的社保費用高昂,勞資雙方合計繳納的費用可能高達員工薪資的40%,而且薪水越低者繳納比例越高。強制繳納社保實施後,企業主的支出將進一步增加,勞工實際領到的錢還會更少。
中國的「社保」是什麼?俗稱「五險一金」。依據中國2011年施行的《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涵蓋「五險」,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一金」為住房公積金,不屬於社會保險,但通常會與社保一起討論。
社保繳費比例各地不同,但大同小異。勞資雙方須繳的社保佔薪水比例分別約25%與10%,以養老與醫療佔比最高;住房公積金則通常各繳5%至12%。
中國「強制繳社保」9月上路,恐削減勞動者實際收入、加重企業負擔,影響就業市場;圖為北京懷柔區一處民宅。美聯社
換句話說,若將「五險一金」合計,企業繳納比例約占稅前工資的30%至40%;個人繳費比例約10.5%至22.5%。
社保繳納基準的下限為當地月平均工資,上限為實際薪資,且採取複雜的分級制度,低收入勞工的負擔比高收入者相對更高。
繳社保的負擔有多重?雖然中國《勞動法》與《社會保險法》均規定,勞資雙方都「必須」繳納社保費用,但因負擔沉重,以往僱主與員工經常在聘用時私下約定不繳社保。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則發布〈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明確表示勞資雙方不繳社保的協議無效,9月1日起落實全民社保。未來所有企業和員工都要繳交社保,包括餐廳服務員、外送員、個體戶等。任何用人單位想逃避「繳社保」的責任,都可能被追責罰款。
中國「強制繳社保」9月上路,恐削減勞動者實際收入、加重企業負擔,影響就業市場;圖為北京一名外送員騎著機車送貨。美聯社
以北京為例,以當地最低繳納基準、2024年月平均工資6821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2.9萬元)計算,9月起企業主將為每名員工多付約1808元(約新台幣7680元),每名員工到手的薪資則少了716元(約新台幣3000元)。
在上海,勞資為社保繳納的費用甚至可能高於實際薪資。由於當地須依「社保基數」7384元(約新台幣3萬876元)繳納,僱主和員工合計約須繳納2941元(約新台幣1萬2500元),比當地最低薪資2740元(約新台幣1萬1650元)還高,況且勞工到手的最低薪資在繳納社保後,僅餘1778元(約新台幣7559元)。
人力資源集團「眾合雲科」去年調查中國逾6000家企業,發現只有28.4%完全遵守社保規定。官方數據則顯示,參與中國城鎮養老保險者約3.87億人,只佔總勞動力的半數。
輿論反應如何?中國最高法院發布〈解釋〉後,引起中國中小企業與低薪勞工恐慌。餐飲業者等中小企業預料經營成本將因此大增,利潤可能縮水三分之一。許多不想繳社保的低薪年輕人同意:「不是你需要社保,是社保需要你。」
路透社引述浙江金華23歲服務生戴瑪麗(譯音,Mary Dai)表示,由於須強制繳社保,老闆要她接受將4000元月薪減至2500元(約新台幣1萬600元)。
她表示,「這簡直是一棒打死所有人」,這麼低的收入根本無法維持基本生活,她將被迫搬回老家與父母同住。
中國「強制繳社保」9月上路,恐削減勞動者實際收入、加重企業負擔,影響就業市場。美聯社
四川綿陽的餐館老闆秦思年(音譯,Qin Sinian)則表示,為了負擔下月開始強制繳納的社保,他已將12名員工裁去6人。
他表示,餐館年收入70萬元(約新台幣297萬),其中50萬用於房租、人工與食材,為了繳納社保要再增加12萬元支出,稅前盈餘僅剩8萬元(約新台幣34萬元),「感覺就像大山壓頂」。
北京街頭一群建築工人在午休時間一起吃中餐。美聯社
中國網友也對政府的資金管理缺乏信任。中國國務院2024年的報告顯示,有13個省份將養老金基金中的406億元挪作其他用途。
湖北一名李姓女建築工表示,她月薪約3500元(約1萬4900元台幣),無論是她或僱主都繳不起社保,「他們推這些政策時,有沒有想過底層人民的困難?」
香港《星島日報》專欄作家朱小新指出,中國最高院發布《解釋》的時機頗耐人尋味。文章指,加強保障勞工權益本無可厚非,但如今中國經濟不景氣,通縮來襲,企業為了生存都須控制成本,員工更要穩定收入保障生活,「究竟是誰會從此『善舉』中即時收益」?
為何此時收緊「繳社保」政策?財經媒體「智谷趨勢Trend」指出,官方突然收緊交社保的紅線,可能和當前社保收支「緊平衡」有關。由於養老金等社保是「現收現付制」,也就是年輕人現在繳的錢是給現在退休的人用。
據指,中國202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1兆8944.7億元,年增5.2%;扣除預算支出後,當年收支結餘1兆2883.42億元,但其中包含各級政府對社保基金的財政補貼,可見實際壓力更大。
然而,未來中國每年都有超過2000萬人退休,但勞動人口則是每年減少300至500萬,因此未來社保的財政缺口可能越來越大。
專家怎麼說?中國民間智庫「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會會長賈康指出,這項決定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攸關存亡」。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估算,強制繳納社保後,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
研究機構Trivium分析師培賽爾(Joe Peissel)指出:「中國面對的核心問題是,誰來為(社會福利)改革買單。」他指出,目前的重擔落在勞工與企業身上,對就業與消費都不利,恐難長久持續。他認為,必須構思新政策,將更多國家資源投入福利體系。
北京街頭一名修理冷氣、紗窗工人在橋下午睡。美聯社
路透社指出,中國民間放棄繳納社保,長久以來壓低了工廠勞動成本,也讓公共基礎建設工程成本更低,進而壓低製造業物流成本,使供應鏈更加集中,變相提升了出口競爭力。
但隨著中國高齡化加劇,不繳社保的缺口已導致養老金制度難以持續,可能10年後就會告罄。
一名不願具名的中國政府政策顧問指出:「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缺陷,就是依賴壓低勞動成本來競爭,產生龐大的貿易順差,特別是對美國和歐洲。」
他表示,不繳社保的情況難以持續,但北京應先提高失業救濟,再強制繳納社保,以緩衝企業倒閉的衝擊。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則預期,政府可能會延後強制繳納社保的措施,或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來抵消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