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在換俘後重返家園的烏克蘭軍人與兒子相擁。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將於8月15日(台灣時間16日凌晨)在阿拉斯加會晤,討論俄烏戰爭的未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並未受邀。根據川普的說法,俄烏和平可能透過「領土交換」達成,他將致力安排澤倫斯基在下次會談中加入。
「領土交換」的說法,在烏軍資深教官伊霍爾(Ihor)聽來十分反感。自2014年俄羅斯出兵烏東頓巴斯地區以來,伊霍爾一直在東部前線作戰,阻擋俄軍進犯;他的呼號是「刀手」,也負責訓練部隊徒手格鬥。
伊霍爾反對國家拿任何領土去「交換」。他說:「無論是我或我的同志,都已經準備好了。他們寧可持續打仗,直到「解放我們的領土。」
然而英國廣播公司(
BBC)指出,伊霍爾與同袍的願望似乎難以實現,因為烏東前線部隊如今的軍力相當低落。一名士兵透露,當局動員更多軍人的措施是「災難一場」,他們深知兵員與武器不足的情況仍會持續。
烏克蘭部隊也坦言,當前兵疲馬困、節節敗退是不爭的事實,但前線官兵仍未放棄,正進行以獵槍擊落無人機的新訓練:無人機剿殺行動(dronocide)。
由於俄羅斯部署大量無人機「飽和攻擊」烏東前線,是造成最多傷亡的戰術,若川普(Donald Trump)在阿拉斯加峰會中未能說服普丁( Vladimir Putin)停火,烏東士兵的新訓練就非常重要,應可減少傷亡。
正練習獵槍射擊的士兵奧列克西(Oleksii)說,他已在戰爭中失去了父親和幾個朋友。他坦言「戰爭必須以某種方式結束」,但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2014年遭俄羅斯併吞後,他不希望再割讓更多領土。
烏軍指出,俄羅斯同樣在承受每天約1000人死傷的慘重損失,且資源也逐漸耗盡。
前線官兵的看法也反映在烏克蘭城市居民身上。由於俄軍近期大幅加強對全烏克蘭的空襲,平民承受的痛苦加劇。俄羅斯7月向烏克蘭發射逾6000架無人機,遠高於去年7月的400多架。
在首都基輔街頭,民眾無疑希望戰爭結束。男子奧列山大(Oleksandr)說:「如果不停火,會失去更多土地和人民。」他以賭場比喻:「玩得越久,輸得越多。」
另一名男子沃洛迪米爾(Volodymyr)對於「雙普會」並不樂觀。他認為,烏克蘭很可能被迫割讓更多領土以換取停火。他說:「我們已經沒有資源了。我們的男孩不是在天堂,就是在醫院。」
割讓土地恐怕也換不回和平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已對烏克蘭無法參與阿拉斯加峰會表示不滿,也明言不會在領土問題上讓步,「那不是我的私人財產。」但近期部分民調顯示,有更多烏克蘭人已默默接受可能須割讓領土以換取和平的現實。
但關鍵是,幾乎沒人相信俄羅斯真正想要和平。烏克蘭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認為,普丁毫無妥協意願,阿拉斯加會談只是他的宣傳秀,「他認為自己會贏得戰爭。他不會退讓的。」
對於川普說烏克蘭必須「簽署某些東西」的說法,梅列日科也強烈駁斥。他說:「絕無可能。我不相信能將任何會導致烏克蘭滅亡的協議強加於我們身上。」他表示,犧牲人民的家園來換取和平,既不道德,也不合法。
然而,許多烏克蘭人已經失去了家園與生命。根據聯合國統計,自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至2025年6月底為止,烏克蘭已有逾1.3萬平民喪生、超過3.4萬人受傷,350萬人被迫撤離家園。
烏東難民已難返家鄉在基輔近郊,有500多名來自烏東的人民暫居於一個臨時安置村。他們的家鄉已遭俄軍佔領,可能已永遠回不去。
78歲老人漢納季(Hennadii)哽咽談到,他可能再也無法為母親上墳。他思鄉心切:「我喜歡在那裡釣魚,有一小塊地種葡萄和核桃樹。現在這些都不存在了。」
BBC記者在此訪問到的居民,幾乎都對雙普會沒什麼信心。18歲學生瓦蕾莉婭(Valeria)說:「我的確希望談出好結果,但我不抱太大希望。」
丈夫死於俄羅斯飛彈的瓦蕾提娜(Valentina)態度更加堅定。78歲的她說:「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人民為此犧牲。我們怎麼能放棄?絕不可能。」
烏克蘭也許在節節敗退,但目前仍不言敗。BBC指出,這樣的決心使外界更難強行推動烏克蘭無法接受的和平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