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擊斃哈瑪斯領袖後 以色列面臨「宣布勝利或繼續戰爭」的二選一關頭

    2024-10-18 16:12 / 作者 莊蕙嘉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左)和哈瑪斯領袖辛瓦爾(右)。美聯社
    以色列昨天(10/17)晚間宣布擊斃哈瑪斯領袖辛瓦(Yahya Sinwar),是7月底前領袖哈尼雅在伊朗遭暗殺以來,哈瑪斯又一領袖喪命。對與哈瑪斯交戰一年餘的以色列而言,此時是宣布勝利、縮減戰爭規模的一個機會。

    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以色列正面臨「二選一」的抉擇關頭:宣布勝利,還是繼續打下去。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昨晚在電視演說表示,人質還在哈瑪斯手上,「戰爭還沒結束」。

    不過納坦雅胡的談話內容暗示,以色列有可能改變戰爭主要目標,從原本的殲滅哈瑪斯,轉而聚焦將人質救回,這也顯示他對於要選哪條路仍持保留態度。

    此刻不僅對以色列是關鍵時刻,對於瀕臨戰爭擴散的中東、以色列的國際地位甚至是納坦雅胡的個人政治前途亦然。

    二選一之「宣布勝利」

    辛瓦是去年10月7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主謀,這場攻擊殺害約1200名以色列人、綁架250名人質,血腥的一日不僅震撼全球,更令以國政府顏面無光。因此,擊斃辛瓦足以讓以色列實質上宣布勝戰。

    以色列對哈瑪斯宣戰時曾揭櫫兩大戰爭目標:殲滅哈瑪斯,以及救回人質;前者算是大致達成,後者則否。

    以色列政府未曾公開承認哈尼雅之死是其所為,國際社會皆認定就是以軍滲透伊朗下的手。以色列雖先後擊斃哈尼雅和辛瓦,以及多名指揮官,但哈瑪斯還有許多民兵,加上辛瓦的弟弟穆罕默德可能接班,組織持續重組並吸收新血,很難斷言以色列已達成「殲滅」目標。

    數個月來,以色列內部對於這個目標也有爭論,因為「徹底殲滅」本就不可能達成,未免「不切實際」,而且若要拯救人質,停火是唯一可行方案。

    對停火談判採取強硬路線的辛瓦已死,這讓居間斡旋多時的美國和卡達鬆了一口氣,對停火談判再度懷抱希望。此外,哈瑪斯流亡卡達的政治領袖對停火談判的態度也比較務實,也比較可能被美國及卡達的壓力影響。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指出,辛瓦並非停火談判的唯一障礙,但確實是最大的一個。他說:「我們相信這是一個要把握住的新機會。」

    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昨天分別表示,辛瓦之死對於停火、釋放人質並結束戰爭是個機會。

    以色列軍事情報局前局長、智庫「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常務董事海曼(Tamir Hayman)指出,此際也是以色列縮減各處戰爭規模的機會。不僅是加薩,以色列也可以趁機告訴伊朗,若想避免直接戰爭、保住盟友真主黨,伊朗應施壓哈瑪斯回到談判桌。

    不過,反對停火的不是只有辛瓦,納坦雅胡的聯合政府中,極右翼勢力始終強烈反對任何停火協議。海曼說:「納坦雅胡需要展現某種形式的領袖之姿與勇氣,因為他必然會受到自家人批評。」

    二選一之「繼續打」

    哈瑪斯突襲造成以色列史上最嚴重安全體制災難,也讓納坦雅胡面臨極大批判。但在團結一致對抗敵人的共識下,以軍攻打加薩、與黎巴嫩真主黨交戰,而且不理會美國施壓。

    納坦雅胡不僅重塑自己「粉碎以色列敵人」的領導人形象,也展現自己敢於反抗拜登政府,儘管同時間仰賴美國提供武器。

    以色列民調顯示,如果現在舉行大選,納坦雅胡仍有可能輸掉,不過一年來的戰爭確實讓他慢慢贏回右翼支持者的心,尤其是對真主黨開戰後。

    納坦雅胡昨晚在電視演說中表示:「現在以色列和世界上所有人都明白,為什麼我們堅持不結束戰爭,為什麼頂住重重壓力,我們堅持進入拉法,這裡是哈瑪斯的堅固前哨基地,辛瓦和許多兇手就藏身其中。」

    曾在納坦雅胡政府擔任國安顧問、華府智庫「猶太美國國家安全研究所」(JINSA)研究員亞米德羅爾(Yaakov Amidror)指出,辛瓦之死確實是一項重大象徵性事件,但並不意味以色列現在能結束戰爭,反而證明以色列「對加薩持續進行軍事施壓」的戰略是有效的。

    另外,哈瑪斯主要領袖紛紛喪命,要推舉足以服眾的新領袖參與停火談判,難度已變得更高,這也是以色列擊斃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後面臨的類似狀況。

    不論是對哈瑪斯或真主黨,甚至是背後的伊朗,戰爭的大哉問都是一樣的:納坦雅胡究竟是否想要停手。不論是他或以色列其他領袖,對於這場戰爭要如何在沒有停火協議的狀況下結束,都沒有給出說法。

    亞米德羅爾說,哈瑪斯現在仍然有能力攻擊加薩新政府,「我們必須繼削弱其軍事能力,讓它變得無足輕重,不只是對以色列,對於任何可能成為替代勢力者皆如此」。

    亞米德羅爾舉約旦河西岸城市哲寧(Jenin)為例,2000年發生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當時以色列花了4年才平亂。因此,他預測加薩戰爭至少還會再打一年。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