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園交易屋齡陷初老現象 專家曝2因素推升老屋買賣

    2025-04-29 15:35 / 作者 徐筱嵐
    桃園市去年第4季住宅交易,平均交易屋齡為21.7年,與去年同期增加2.5年,呈現「初老現象」。台灣房屋提供
    桃園市的平均交易屋齡在六都當中最為年輕,如今出現越買越老的趨勢?房仲業者統計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 2024年第4季住宅交易,桃園市平均交易屋齡為21.7年,與去年同期的19.2年相比,增加2.5年,呈現「初老現象」,同時,去年第4季老屋交易占比明顯上升,40年以上的老屋交易佔比達到18.7%,季增2.9個百分點;30至40年屋齡也上升至15.8%,季增1.8個百分點,合計30年以上老屋交易達34.5%,相當於每3筆交易就有1筆是高齡老屋。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桃園市房價親民,被視為北台灣最宜居都市,購屋需求穩定,若考量交通地段和生活機能,仍以發展最完整的成熟商圈為優先,如桃園區的大有特區、桃園火車站前商圈,中壢區的海華SOGO等地,因成熟商圈素地稀少,房市供給以中古屋居多,且老屋公設比低,實用性大,吸引精打細算的小資家庭,也推升整體交易屋齡

    去年第4季桃園市各行政區當中,30年以上老屋交易,以中壢區348筆最多,台灣房屋海華直營店店長黃啟東表示,中壢屋齡30年以上的交易,不乏為海華商圈的電梯大樓,擁有低公設比、低總價的優勢,單價約25至30萬元,3房加車位1500萬元以下,買方多為在地自住客,房市交易相對穩健。

    黃啟東指出,海華商圈屬於傳統成熟商圈,有SOGO百貨、天晨醫院、新街國小、新興國小等,再加上近機捷A21環北站、未來中豐交流道完工後可串聯國道一號,生活及交通機能都相當便利;另中原大學周邊也有不少老屋交易,大多為投資型的套房或公寓,儘管屋齡高,因總價在800萬元以下,收租的投報表現不錯,投報率在3.5至5%不等,吸引長期置產族入手。

    反觀桃園市的新房子,交易略顯疲弱,屋齡5年以下新成屋占比,從第3季的28.1%下滑至25.9%,減少2.2個百分點。張旭嵐說,新成屋的屋主因原始購入成本高,加上持有年限尚短,房價增幅有限,短期內轉售不僅難以獲利,在房地合一稅制下,兩年內轉手最高稅率達45%,買方追不了價,屋主又抱著惜售慢慢賣的心態,壓縮成交量能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觀察,目前全球政經不穩、股市震盪明顯,國內房貸利率攀升,其中3月的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達2.264%,創下16年半以來新高,對多屋族來說資金壓力不小,為降低持有風險,有的屋主將房屋「汰舊留新」,出售手中持有較久或屋齡較高的房產,使得老屋議價空間擴大,吸引預算有限的購屋族進場,進一步推升老屋買氣。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