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舊金山超市民眾採買前,計斤論兩盤算荷包預算。黃怡菁攝
自2022年中國片面宣布台灣石斑魚等農漁品禁止輸入,我國農漁民、進出口商、政府農業部門努力另闢蹊徑,想盡辦法讓石斑魚、虱目魚長征橫跨太平洋,進到美國華人超市等通路,如今美國總統川普舉起關稅大刀舞劍,台灣水產養殖好不容易建立起新的供應布局,再度被推向刀鋒,命懸一線。養殖業將受到什麼影響?在美台人的荷包是否又要緊縮?跟著太報一探究竟。「一顆雞蛋漲到1塊美金,真的是快瘋掉!」住在美國加州舊金山聖荷西,台灣人Tunya與在灣區知名科技公司上班的先生,旅居當地生活9年,自從新冠疫情爆發,美國物價通膨嚴重,疫後好不容易和緩,雞隻卻爆發禽流感,美國雞蛋價格創10年新高,Tunya無奈表示,東西已經夠貴,美國總統川普再來一記高關稅重拳,「我現在都想在後院養雞了!」
從高中就移民美國,住在LA洛杉磯的台裔美籍人士Iverson,更是苦笑:「都快忘記雞蛋的味道!」他觀察許多朋友的公司,關稅加徵後勢必調高產品售價,做生意的成本墊高,將連帶牽動民生用品漲價潮。物價飆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Tunya無奈說:「真的覺得承受不了更多民生用品再漲。」
美籍台灣人Iverson與家人習慣在Costco採買食材,近期蛋價漲翻天,Iverson自嘲已經快忘記雞蛋的滋味。黃怡菁攝
美國關稅戰開打 流彈掃到旅美台灣人餐桌除了雞蛋之外,在美國的其他基本生活開銷也持續攀升,隨著通膨率達到近40年來最高點,許多家庭購買力皆受到嚴重衝擊,Tunya舉例,外食價格翻倍是最明顯的案例之一,她與先生約兩年前開始,減少到餐廳用餐的頻率,久久去一次韓國餐廳,時隔3年發現2-3人份的大骨湯,已經從30美元翻倍漲到79.9美元,折合台幣約2600元,「我真的被震撼到!」
同樣是相對靠近西岸南方的亞利桑那州,因台積電設廠進駐數百名台灣工程師與家眷,儘管房價、物價難以與舊金山相提並論,川普加徵高關稅也和半導體擦身而過,但在當地的台灣青年家庭,同樣不免擔心物價波動,對開支造成影響。
工程師先生赴美工作,太太林小姐選擇辭去高薪工作,約1年前與老公、小孩飛往亞利桑那州旅居,負責料理全家三餐、孩子上下學接送。林小姐說,剛到美國人生地不熟,加上若要外食,進城得花40分鐘左右開車,因此她決定開始拿起鍋鏟天天煮飯。
舉家搬遷至美國亞利桑那州,林小姐仍習慣採買台灣進口虱目魚等食材,為老公烹飪三餐、便當。林小姐提供
「一開始我都買美國當地產的高麗菜,但不知道為什麼,怎麼煮就是煮不爛,加水也悶不爛!」林小姐生動道出新手移民主婦的心聲,直到台灣同鄉介紹下,發現了新天地,北美最大亞裔宅配網站Weee,台灣進口食材應有盡有,「甚至連虱目魚都有!」晚餐若能煎出金黃色、香氣四溢的虱目魚上桌,離家背井打拚的鄉愁,也就有了慰勞。
「一片虱目魚約6塊多美金,折合台幣快200元,但不是妳想像的厚度喔!就這樣薄薄的一片而已。」林小姐在越洋視訊另外一端,告訴《太報》記者,台灣進口食品買得起卻份量有限,「我都自己做蛋餅給小孩當早餐,進口的義美蛋餅皮一包3.79美元,約台幣120多塊,但大概只有5入而已。」以蛋餅皮來說,銷往美國的價格足足比台灣高出4倍左右,林小姐說,如果關稅疊高售價,可能就得考慮改吃當地超市賣的白吐司了。
石斑魚菲力外銷價格,每公斤可達720至780元台幣,原先行情看俏,銷美成績扶搖直上,如今卻受關稅加徵挑戰,台灣水產進出口商得想辦法另尋新的高端通路銷售。
關稅壓力爆棚超市4萬種商品恐漲 海鮮首當其衝我國農業部分析,關稅加徵後衝擊的風險首要是「美國消費市場整體萎縮」,高關稅逼得進口農漁產品價格上漲,導致購買意願及數量萎縮,或者是「產品被競爭對手國產品替代」,初級農漁產品替代性較高,將被成本較低的競爭對手國取代。
根據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食品分析師菲爾·萊姆普特(Phil Lempert)估計,關稅戰開打後將影響超市半數商品,約4萬種類型的民生物資價格攀升。專家也整理出10項在美國可能變貴的食物,第一即是海鮮,美國海鮮大量仰賴進口,且比例高達 85%,越南占 46% 是最大供應國,其餘是智利、印度、印尼,換句話說,魚類、貝類出口至美國的產地,同樣是受到關稅打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美國舊金山超市民眾購買食材。黃怡菁攝
台灣水產貿易進口商龍頭「元家」執行長顏志杰也說,業者最擔心的恐怕不是提高關稅,而是「大家都在觀望,如果關稅轉嫁到物價,消費者能接受到什麼程度?」
林小姐舉例,若物價波動真的太劇烈,「家庭主婦還是變得出三餐」,例如,台灣進口的白菜、地瓜葉就少買一些,改挑選當地花椰菜等在地農作。林小姐的老公平常有記帳習慣,每月超市雜貨花費約美金1800元,若好好控制開銷,「老公說,真想吃虱目魚,還是可以買。」
林小姐也觀察到,像是義美進口的食品,上週貨架已一掃而空。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大賣場確實已出現囤貨潮,甚至夏天才要用的電器,美國民眾趕緊趁關稅正式實施前搶購囤貨;無黨派稅務基金會表示,川普關稅開徵後,美國家庭平均每年將增加2100美元開銷,折合台幣約6.8萬元。
美國舊金山超市主婦挑選蔬菜。黃怡菁攝
美國關稅之亂全球陷入恐慌之際,舉家移民美國近20年、Iverson的父親張先生,曾碰上2008年金融海嘯慘痛經驗,對於經濟震盪已不陌生,他淡定地表示,知名的大華超市儘管亞洲食品齊全,但台灣品牌進口銷美,價格就是貴上許多,長年下來他已習慣於Costco消費,「如果真的很想念家鄉味,就飛回台灣尋味一趟吧!畢竟空運、進口到美國的海鮮,也沒有比直接在當地海邊餐廳吃來得新鮮。」
川普關稅政策遭一面倒地反彈質疑,張先生則持有不同的看法,因工作移民擁美國公民身分的他,以選民視角看待川普,認為每個國家領導者,理所當然為己利出發,「妳想想看,為什麼川普要對中國課高關稅?其實中國傾銷不少劣質商品進到美國賺取外匯,看在川普眼裡,品質堪慮的舶來品,浪費許多關務人力成本,SpaceX創始人馬斯克為川普政府減少開支,川普則想透過關稅增加美元收益,等到哪天美金不值錢的時候,美國人才真的要叫苦,對不對?」
在美國逐夢多年,看盡大風大浪,就算美股狂瀉、世界各地因關稅之亂時局紛擾,張先生仍鼓勵在美落地生根的兒子Iverson不要沮喪,「我們華人常說,危機就是轉機,除非真的戰爭只能吃地瓜!否則生活還是過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