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協會對政府計畫「台美零關稅」表示憂慮。示意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因應美國正式對台實施32%的對等關稅,賴政府考慮以「雙邊零關稅」為基礎進行談判,引發國內農業界反彈。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理事長邱時恩今(4/9)日表示,農畜產品絕對不能實施零關稅,一旦政府讓步調降關稅,產業將遭受嚴重衝擊,甚至可能升級為國安議題。
邱時恩在中央畜產會董監事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目前國內雞蛋與白肉雞產業最易受到衝擊,以白肉雞為例,國產雞肉以生鮮品質為優勢,但美國進口雞肉多為冷凍,抵台需時長達半年,儘管解凍後品質較差,卻因價格低廉而仍具競爭力。
邱時恩表示,目前國產白肉雞骨腿每公斤售價約140元,美國進口的冷凍雞肉卻只要約90元,價差顯著,若再降低對美國進口雞肉20%的現行關稅,國產雞肉將難以維持市場競爭力。
針對國內的原料雞肉未標示產地一事,邱時恩說明,進口雞肉多用於加工廠,標示有困難,農業界也希望能針對末端加工產品做標示,但目前尚未獲得衛福部同意,且缺乏相關法源基礎。
邱時恩進一步強調,政府應協助農民協調飼料與雛雞的價格,縮小國產與進口雞肉的價差,因為國內白肉雞產業多掌控於農企業,農民難以與之有效議價,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對於美國進口雞肉的關稅,邱時恩表示,若進口量較前一年增加,現行20%的關稅將自動提高6%至26%,希望政府這次與美國談判,最好能維持現狀,不調降關稅,以保護國內農業。
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則回應,目前談判仍在進行中,結果尚未出爐,政府會密切關注,並視情況提供農業界所需之協助。此外,農業部也指出,有關末端熟食雞肉的標示問題,目前主管機關仍為衛福部,若業界對價格協調有需求,政府將提供必要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