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陳品佑攝
金管會針對台灣銀行和保險業進行壓力測試,條件包括美元兌台幣全年貶值8%、對陸曝險、美國關稅和市場風險,海嘯情境組合風險下的加壓測試,整體而言,多數業者具備穩健風險承擔能力,但在極端海嘯情境下,5家保險業沒有達標,金管會表示,未達標者需要提報董事會,並要求業者提出改善強化措施,採用增資或發行次順位債。
金管會表示,整體保險業是有通過壓力測試,
但5家壽險業者低於資本適足等級要求,需要提報董事會主要是期初資本適足率和損失吸收能力不佳,會要求業者提出改善強化措施,需要增資或發行次順位債。38家本國銀行在輕微情境下,平均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分別為10.68%、11.85%、13.74%及6.05%,嚴重情境下則分別為9.41%、10.58%、12.35%及5.44%,均高於法定最低標準(上開四項比率應達7%、8.5%、10.5%及3%)。
有關保險風險測試結果部分,壽險業及產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分別為298%、349%,淨值比為7.8%及23.6%,仍高於法定最低標準(資本適足率200%及淨值比3%),顯示整體壽險業在死亡率、罹病率提高及產險業發生巨災衝擊情境下,具備穩健風險承擔能力。
有關市場風險測試結果部分,壽險業及產險業之整體資本適足率分別為245%、419%,淨值比為6.1%及29.4%,仍高於法定最低標準,顯示整體保險業在全球經濟景氣及金融環境發生變動時,整體風險尚屬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