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一紙社群禁令引爆Z世代怒火 尼泊爾人為何起義?未來會如何?

    2025-09-11 17:41 / 作者 莊蕙嘉
    在暴動中遭抗議民眾縱火、嚴重受損的尼泊爾國會,9月11日一片斷垣殘壁。路透社
    尼泊爾政府上週實施一項封禁社群平台的命令,引爆民怨,以年輕族群為中心的示威迅速惡化為暴動並蔓延全國,造成20多人喪生,總理奧利(K.P. Sharma Oli)辭職,被全球稱作「Z世代革命」。

    尼泊爾軍方發言人11日宣布,軍方將與Z世代群眾進行會談,決定臨時政府領導人選。尼泊爾史上首位女性大法官、2017年遭國會罷黜的卡爾基(Sushila Karki),據稱是雙方考慮人選之一,她已表示願接下重任。

    尼泊爾歷來首位女性大法官卡爾基,據稱是軍方及Z世代抗議者考慮的臨時政府領導人選之一。圖為卡爾基2018年出版自傳。路透社


    位於喜瑪拉雅山脈的尼泊爾正面臨近年最嚴重的政治危機,暴動起因以及未來政局將如何變化,《太報》為讀者整理來龍去脈。

    抗議者是誰?為何走上街頭?

    尼泊爾政府5日宣布禁用26個社群平台及通訊軟體,包括臉書、YouTube、X、Line、WeChat等等,理由是這些程式所屬的公司遲未向當局辦理登記。

    一份尼泊爾政府命令顯示,官方於9月5日開始封禁26個社群平台及通訊軟體。翻攝網路


    然而尼泊爾民眾將此禁令視為政府箝制言論自由的藉口,隨即上街示威。原本在國會外的和平集會,因示威者突破路障後遭警方開槍鎮壓,演變成流血衝突。這股混亂9日進一步從首都加德滿都擴散到其他城市。

    抗議者縱火焚燒政府大樓,企圖衝進加德滿都國際機場,造成機場關閉。群眾還襲擊包括前總理德巴(Sher Bahadur Deuba)夫婦等多名政要住處,前總理卡納爾(Jhalanath Khanal)在加德滿都的住處遭縱火,妻子拉奇特拉卡爾(Rajyalaxmi Chitrakar)嚴重燒傷不治。

    在壓力下,奧利宣布辭職,總統鮑德爾(Ram Chandra Poudel)隨後表示願意與抗議者對話。政府也於9日宣布撤銷社群禁令。

    陸軍參謀長席格德爾(Ashok Raj Sigdel)9日深夜發布影片呼籲和平,軍隊進駐首都。軍方同時宣布全國實施宵禁,目前未有解除期限。

    雖然奧利辭職後仍名義上領導看守政府,且一度傳出他已與多名高官離境,但當地媒體報導,他與鮑德爾目前仍在加德滿都受軍方保護。隨著軍隊9日深夜進駐首都街頭,以及參謀長對抗議者發出對話呼籲,軍方如今似乎已掌握局勢。

    示威群眾自稱「Z世代」,象徵年輕族群與「數位原住民」的特徵。他們多為大學生、失業畢業生和年輕專業人士,對於被菁英把持、腐敗的政治體系不抱希望。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24年尼泊爾15至24歲人口的失業率高達21%。

    這次反政府運動主要由大學生領導,透過Instagram帳號「gen.znepal」發表聲明。

    政府試圖封禁社群媒體,進一步激化年輕族群怒火。雖然禁令5天後解除,但其間少數未被封鎖的平台、例如TikTok(海外版抖音)掀起一場病毒式運動,揭露政客子女奢靡生活,據稱花的是納稅人的錢。

    社會創新與外交政策研究中心顧問卡納爾(Ajaya Bhadra Khanal)指出:「青年對不平等與不公義的感受累積已久,社群媒體禁令只是導火線。過去7年政府治理失敗,早就埋下火藥,只差一條引線。」

    為何抗議演變為暴力?

    起初集會和平,但當警方在國會大樓動用實彈鎮壓後,情勢急遽惡化。示威者遇害的影片迅速在社群平台瘋傳,畫面同時顯示醫院人滿為患、街頭血跡斑斑與全面混亂的狀況。群眾的反應從震驚變成復仇。

    尼泊爾加德滿都的中央政府辦公區9月9日遭到示威者闖入,遠方可看到縱火痕跡。路透社


    卡納爾說:「青年對政客的怨恨原本就很深,他們將憤怒直接針對政治人物個人,以及政府財產。」

    觀察家指出,多個團體與機會主義者趁亂加入,包括曾領導支持復辟王室抗議的爭議醫療業者普拉塞(Durga Prasai),以及數百名遭示威者放出的囚犯,使暴力急遽升高。在奧利辭職後,警方無力控制局面,形成危險的權力真空。

    軍方與前王室扮演何種角色?

    軍隊進駐後恢復一定程度的安全,但恢復常態可能還需要數天。

    尼泊爾軍方9月10日進駐首都加德滿都,維持秩序。路透社


    鮑德爾與其他政治人物別無選擇,只能依賴軍方。但軍方並未受過治理訓練,也不願公開掌權。雖然尼泊爾軍方曾在2005年支持時任國王賈南德拉(Gyanendra Shah)的政變,如今普遍被認為遵循文人政府的權威。尼泊爾軍方同時也是聯合國維和任務的重要部隊之一。

    然而,尼泊爾民主面臨的風險正在升高。數月前支持復辟王室的遊行就曾造成2人死亡,如今這些懷念2008年被廢除王制的團體正伺機推進訴求。

    尼泊爾示威對印度與中國意味著什麼?

    尼泊爾位於印度與中國之間,2國密切關注局勢。印度總理莫迪9日在推文中形容動亂「令人心碎」,呼籲恢復和平與秩序,並說:「許多年輕人喪命令我心痛不已。尼泊爾的穩定、和平與繁榮極為重要。」

    卡納爾則認為,雖然印中兩國對邊境安全及僑民問題有關切的正當性,但不必過度憂慮,因為這是尼泊爾內政問題,「我們有能力解決自身問題」。

    奧利任內立場傾向北京,讓新德里當局不安。奧利上月底赴中國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原預計本月中旬訪問印度,但行程尚未經官方確認。

    卡納爾指出,下一屆政府可能尋求重新調整路線,「作為夾在兩大國之間的小國,尼泊爾必須在對中及對印關係上取得平衡,這才是出路」。

    政治解方為何?

    依據尼泊爾憲法,總統必須邀請在國會中掌握多數的政黨或聯盟組閣。但包括奧利領導的尼泊爾共產黨(統一馬列)與其盟友尼泊爾國大黨在內的傳統政黨,已失去抗議者信任。

    示威群眾要求解散國會,在初期可不經國會通過的特定情況下制定新法律,並舉行新選舉。

    尼泊爾能源部被抗議民眾縱火後,9月11日的景象。路透社


    政治觀察人士指出,若要按照憲法程序重整政府可能不可行,因為抗議者要求解散國會。一個由社會公眾人物領導的臨時政府,或許是條出路。

    卡納爾說:「解方可能在憲法之外。隨著奧利及多位內閣成員下台,現任政府已經失去功能。」他指出,未來可能會有公民社會、政黨與Z世代抗議者之間的討論,但最可能的情況是抗議者與軍方舉行談判。

    他認為:「這將決定尼泊爾未來的走向。」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