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資深副總蘇孟宗認為,台灣的半導體人才如果到了美國,薪水乘以10倍也不為過。戴嘉芬攝
AI 崛起帶動半導體產業興盛,業者在海內外積極擴廠,同時也擴大延攬各領域人才。為了與國際重量級科技公司搶才,必須以高薪資為誘因。工研院資深副總蘇孟宗今日(7/28)表示,國內半導體產業人才年薪中位數達181萬,他認為,同樣的人才如果在美國,「薪水乘以10倍也不為過」。換言之,
台灣的人才到了國際上,能擁有10倍的報酬。
104人力銀行與工研院今日共同發布《2025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從薪資層面來看,非主管職以「類比IC設計工程師」年薪中位數178萬最高,主管職則以「硬體工程研發主管」年薪中位數181萬居冠。
蘇孟宗指出,若跟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薪資相比,台灣已經超過日本,但離歐美還有一段距離。以台積電為例,他們在熊本招募工程師,薪資競爭力絕不會輸給日本廠商。隨著台灣半導體產業走出國際,本土的人才庫薪資也會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