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次長何晉滄、中企署長李冠志,資料照。吳馥馨攝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長劉孟俊今(17)日上午在立法院財委會具體建議,為降低出口商因應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匯損壓力,他大膽提出顛覆性想法,
建議政府允許出口商以美元繳稅,出口製造業聘僱的外籍移工,也改由美元支付薪資。對此,經濟部政次何晉滄表示,
目前我國法定的流通貨幣仍是新台幣,若有合適機會將向相關單位反映。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長李冠志也說,目前台灣在中華民國境內的法定貨幣仍是新台幣,所有價格皆以新台幣計價,感謝他具有創意的意見,但這需要和相關部會討論是否具有可行性。李冠志表示,目前國內出口企業8成採美元出進口報價,為因應全球貿易情勢變化,已注意到學者該研究建議,但是否能執行,仍要洽相關部會。
李冠志表示,受匯率波動影響產業含括紡織、機械、一般性製造業、食品、汽車零組件、自行車等。因此,經濟部已在各產業聚落舉辦座談會,宣導匯率避險重要性。
至於有企業期盼市場能有更靈活、更容易上手的避險產品。李冠志指出,基於外匯法規、銀行操作實務,仍以遠期外匯、外匯選擇權、SWAP換匯交易等3種金融商品為主。另外,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也在網站上增設匯率避險專區。
何晉滄表示,匯率變動到底會持續多長時間,若對等關稅底定了,會不會更穩定,或是還波動反而更大,目前都不清楚。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也太多了,不僅關稅談判,也不能只看美國,也要看與其他國家比較。
李冠志最後表示,針對匯率波動風險,各界都有很多有創意的建議,都會列入討論考量,是否符合相關法規要進一步了解;是否有空間突破,也要進一步討論,才能做下一步判斷。
劉孟俊今早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公聽會上表示,中經院接受經濟部委託研究結果指出,出口企業若能提高以美元支付占比,匯損影響就能降低。
因此,他大膽提出顛覆性的思考,政府是否能允許出口商所繳納的稅款,一定比例改由美元繳稅。另外,出口製造業聘僱的外籍移工,薪資能否允許改由美元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