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長彭啟明(右)、行政院長卓榮泰。李政龍攝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8/26)在立法院對丹娜絲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編列提出說明,這次投入救災與重建整體經費共693億元。但台灣民眾黨立委林憶君質疑,為何每次災難後才要編列預算去亡羊補牢?難道當初編列治水預算「都是去打水漂了嗎?」但卓榮泰指出丹娜絲颱風「是一個百年來難見的一個風災」,從南部台灣海峽直上從嘉義布袋登陸,如果有到現場看到下雨的「雨水用倒的」,就會知道這不是當初任何防洪工程設計所能設想到的,但如果如果沒有那些預算,「那可能大家的痛苦會更痛苦。」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下午在立法院針對「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案」報告並備詢,但民眾黨立委林憶君質疑過去從前瞻特別預算等開始,持續投入許多防災預算的效益不彰,甚至質疑執政黨有特定政治考量。
林憶君說,擔心行政院趁機藉由風災特別預算,將原本要補助台電被刪減的一千億元預算「拐個彎或者過個水」 假救災之名混入到特別預算中「補回來」。林憶君更說,不希望政府利用這一次的救災預算「完全的政治考量,企圖可能或許會騙取一些補助,給特定的候選人的選區綁樁,甚至圖利特定的光電業者的損失和清理風災受損的光電板的處理費用。」
林憶君問卓榮泰,風災受損光電板的處理費用是政府買單嗎?還是業者自行負責呢?廢棄的光電板未來會放在哪裡?如何處理?會不會造成農業、環境的污染?整個處理的時間是大約是多久呢?
卓榮泰向林憶君表示:「委員你這樣子一個沒有對象、沒有標的的一個假設,實在無助於整個救災。光電板那是屬於業者的財產,他們要自己處理,不處理的話,我們是加重處罰。
台灣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右)2025.8.26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質疑過去治水預算是否「打水漂?」。截自立法院隨選視訊
彭啟明補充說,光電板目前現在在回收當中,回收到最後的末端的回收大概92-99%,「所以全部回收掉,並不是說丟到農地去」。農地是業者借用的,不能把光電板現場破碎,所以環保署已經對業者重罰了。目前該業者已經被環保署罰了900萬。業者的計劃書承諾9月5號前會清完,「但是他黃牛很多次了,所以我們會持續的給他壓力。」
彭啟明說,希望未來像這個光電板,因為這次屬於很特殊的一個極端的風災,「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進行所有大型光電板的場域的總體建設,這個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林憶君問「未來政府會不會買單?」彭啟明澄清:「絕對不會!我跟委員保證跟全國人保證,這個政府絕對不會(買單)」、「而且這個是(業者)他自己的財產」業者自己的光電板是他自己付錢出的。「所以他基本上最後的處理,他也要自己去買單。」
林憶君接著又繼續細數政府從水患治理計畫 8年有1160億的預算,還有流域綜合治理特別預算,編列了6年有660億的防災治水的計畫。農業部從民國98年起,為了分期推動整體性的計畫。所以光是一個農業部這16年來就已經累積投入了將近408億的預算。
林憶君也指出,經濟部水利署水災智慧防災的計畫是109年到113年也編列30億的預算。近年來政府也編列了推動智慧防災相關計劃超過了百億。林憶君還說,身為立委當然要監督政府的整個預算的責任,「當然最擔心的就是怕說這些特別預算會不會變成執政黨的趁機打劫的詭計?」
林憶君質疑,為何每次災難後才要編列預算去亡羊補牢?難道當初編列治水預算「都是去打水漂了嗎?還是治水無效? 」林憶君甚至質疑行政院「平常防災計劃能力不足?還是趁火打劫國庫呢?」
卓榮泰回應林憶君指出,丹娜絲颱風「是一個百年來難見的一個風災」,從南部台灣海峽直上從嘉義布袋登陸,如果林憶君有到現場看到下雨的「雨水用倒的」,就會知道這不是當初任何防洪工程設計所能設想到的,但如果如果沒有那些預算,「那可能大家的痛苦會更痛苦。」
卓榮泰強調,「還是有很多地方淹水,但是您如果到各地去看看,有更多的地方 淹水的情況比過去少很多,退水的時間比過去快很快,這都是事實,不能完全抹煞過去一二十年來,所有治水工程的所有人員的努力。我們編列的預算有產生的效果。」
卓榮泰說,現在我們看到是源頭、末端、抽水機等等,還有一些問題要處理。明年開始,我們針對縣市管河川要加強整治,這是我們一步一步的來做,我不敢保證沒有淹水,但是我說的,就是要最小淹水面積,最快退水時間,最高安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