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在520前夕接受媒體專訪,談及兩岸等政策。資料照片
總統賴清德即將上任一週年,面對國內外局勢震盪,外界關注賴清德兩岸策略從模糊走向清晰,兩岸關係將如何發展,賴清德接受《財訊》專訪時提到,中國沒有放棄武力攻台,對台滲透愈來愈嚴重,在此情況下,不得已、也不得不根據《反滲透法》將中國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國家體制才能根據這個方向調整,確保國家安全、社會安定。
賴清德3月13日親上火線舉行記者會,除了明確定義中國為《反滲透法》所指涉的「境外敵對勢力」,更發布因應台灣面對國安及統戰威脅的17項策略。
賴清德接受《財訊》專訪,提到他的心路歷程,賴清德表示,台灣和中國經貿關係密切,有廣大的台商到中國投資,中國累計的最大外資來源也是台灣,「這個關係是很密切,但是如果不是不得已,我是不會做這樣的定位」。
賴清德指出,《反滲透法》在2020年1月15日公布實施,明確定義,「與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的國家或團體」,這個就是境外敵對勢力;另外,如果想要採用非和平的手段危害國家主權,這也是《反滲透法》中定義的敵對勢力國家。
而中國始終沒有放棄武力攻台,面對滲透愈來愈嚴重,不得已、也不得不根據《反滲透法》將中國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才有辦法讓國人了解這個情勢,國家體制才有辦法調整。
但相關國安修法,在朝小野大的國會生態下絕非易事,賴清德表示,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他要呼籲「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保護國家不是只有執政黨的責任」,盼在野黨能夠響應執政黨號召,一起守護國家。
面對美中台局勢,賴清德直言,「台灣在美中對抗當中,沒有左右逢源的空間。」
賴清德也澄清,中研院研究員吳介民在民進黨中常會中倡議的「脫中入北」,「這是教授的看法」,賴的國家產業發展政策一直都是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現在多一個調整,就是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他更強調,「布局全球,當然有包括中國在裡面」。
賴清德也提到,台灣在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對印太和平穩定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經過多年來全國人民的努力,台灣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喊話國人要帶台灣有信心,台灣能在民主社會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促進世界和平與民主繁榮發展,「台灣是棋手,不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