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雷虎科技研製「海鯊號」無人艇已報名參加中科院「快奇專案」於2025年6月舉行的「比武」。雷虎科技提供
中科院全力推動「快奇專案」自殺無人艇研發計畫,決定廣發英雄帖,邀請民間廠商參展,預計今年6月在蘇澳外海公開「比武」性能測試,已找出最佳設計方案,建立海上不對稱作戰的戰力,國內無人機大廠雷虎科技研製的「海鯊號」匿蹤無人艇決定報名參展,且航速高達50節、續航力達到600公里,結合AI目標辨識技術,攻擊力強大,使得這項比武競試參加的國內外民間廠商已經達到6家之多,精彩可期。
中科院研發「快奇專案」自殺式攻擊無人艇2025.3.21首度在蘇澳外海進行海上測試。李忠衛授權提供使用
為了找出攻擊型無人艇,也就是俗稱「自殺無人艇」最佳化設計方案,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今年2月發出「比武召集令」,邀請具有攻擊型無人艇研製能力的國內外廠商,參加今年6月於蘇澳外海舉行的公開性能測試。估計國防部相關軍種未來可能採購1千艘無人艇,不僅國內廠商躍躍欲試,國際廠商也有高度興趣。先前傳出包括中信造船丶龍德造船等國內外廠商向中科院洽詢報名。而最新消息是,國內無人機大廠雷虎科技研製的旗艦級無人快艇 USV「海鯊號 SeaShark 800」,已正式報名參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快奇專案」攻擊型無人艇性能測試。
台灣雷虎科技研製「海鯊號」無人艇已報名參加中科院「快奇專案」於2025年6月在蘇澳外海舉行的「比武」。雷虎科技提供
雷虎科技表示,「海鯊號 SeaShark 800」航速高達50節,是一款具備搭載炸藥及遠程導控能力的自殺式攻擊無人艇 USV,其目標旨在強化台灣在不對稱作戰方面的能力。
雷虎科技也表示,此次推出的「海鯊號 SeaShark 800」,為確保各項規格均能達到最佳標準,正積極進行於海域公開測試,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各項關鍵性能測試,包括高速航行、遠程導控、抗干擾能力以及自主航行等多項關鍵指標。
雷虎科技指出,海鯊號 SeaShark 800 USV 在航速(50節)、續航力(600公里)以及低平設計等方面已展現出超越中科院「快奇專案」要求的潛力,雷虎科技海鯊號 SeaShark 800 USV 無人快艇的規格與性能,艇身長8.1公尺,寬2.1公尺,高1.9公尺,滿載排水量達2.7噸,吃水深度小於0.5公尺,最高航速可達50節以上(約92.6公里/小時),續航力更達600公里(約324海浬)。
由於自殺無人艇若要成功擊沈敵艦,必須躲避雷達偵測也就是所謂「匿蹤」,雷虎科技也指出,海鯊號無人艇的匿蹤設計採用低平船體設計,並具備低雷達反射截面(RCS)特性,大幅提升其匿蹤性能,使其更適合執行高風險的自殺式攻擊任務。
中科院研發「快奇專案」自殺式攻擊無人艇計畫將在6月邀請民間廠商進行公開性能比試,中科院本身的設計無人艇載台(右上)2025.3.21在蘇澳外海進行海上測試,中科院的「光榮之星」測試平台(左下)也在旁協助測試工作。李忠衛提供
為了確保「海鯊號無人艇」在電磁干擾環境下能持續作戰,雷虎科技表示,海鯊號無人艇具有雙模導控模式,同時支援衛星信號與射頻(RF)雙模式遠程導控技術,有效確保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下仍能維持穩定可靠的通訊,遙控距離可達數十至上百公里。
另外,無人艇在海上採取「狼群戰術」( wolfpack tactics)圍攻中大型艦艇時,需要有群控模式(swarm control),類似無人機的蜂群控制模式。雷虎科技也表示,「海鯊號無人艇」的群控協同方面則是搭載雷虎科技自主開發的「群控模式」,可實現多艘無人艇之間的協同作戰,靈活執行集群攻擊或分散式監控等多樣化任務。
而無人艇近期最新發展趨勢是結合人工智慧技術,能自主辨識敵方目標,雷虎科技的「海鯊號無人艇也具備智慧辨識能力,以內建先進的AI目標辨識系統,能夠自動識別敵方艦艇、海面漂浮物或其他特定目標,顯著提升攻擊的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