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策展人、流亡港人藝術家黃國才。李佳穎攝
華人民主書院、陳文成基金會與在台港人團體「香港人權連線」共同舉辦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盼以創作對抗遺忘,另舉辦「破窗自由——香港人權作品比賽」,學生組季軍是一位台灣的12歲國中生,他的作品「請不要緊盯著我」畫下遭天網監控的恐懼,這是在台流亡港人赴湯最喜歡的作品。
「香港人權連線」發起人赴湯表示,香港國安法、基本法23條上路後,香港的自由空間大大限縮,許多人透過藝術創作抒發心情,他於是在2023年底舉辦第一屆「香港人權作品展」,今年也蒐集了海內外約50件展品,還有許多港人匿名參加「破窗自由——香港人權作品比賽」。
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策展人、流亡港人藝術家黃國才。李佳穎攝
流亡台灣的香港藝術家、策展人黃國才表示,一首音樂,可以成為國歌;一幅圖案,也能化為國旗,這些都是藝術的展現;這場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裡的展覽連結了香港與台灣在不同時空下共同對抗極權的經驗,提醒正在仍在爭取自由的人,更應堅守信念,為港台的民主與自由奮鬥到底。
展覽空間內用竹子搭成竹棚,黃國才解釋,香港是家,但是當民主自由被剝奪以後,「家」已經不是「家」,只是某段時間被迫居住的地方,每天都在想念的、真正唯一的家可能已經沒辦法回去了,因為已經被關起來了。
黃國才提到,這個「家」也像一條時光隧道,進去的人和走出來的人,其實已經是兩個不同的人了,因為動不動就被判刑5年、10年,可能有人在經歷過這段監禁以後,在「家」裡死去了,而自己都無法見到他的最後一面。
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分享,這些創作讓他感到自己並不孤單,還有許多人透過創作對抗遺忘,作為一個流亡在台的香港人,需時刻提醒自己,不是為了逃避而來,希望可以與台灣的朋友去對抗中國。
展品包含香港的政治犯從監獄寄出的數十幅書信與藝術創作,黃國才說明,這些畫也不能說是什麼偉大的藝術作品,但他們唯有透過手裡那張白紙,才可以感受到一丁點自由,其實還是受到控制,比如只能用藍色原子筆,不可能寫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策展人、流亡港人藝術家黃國才介紹得獎作品。李佳穎攝
主辦單位另舉辦「破窗自由——香港人權作品比賽」,12歲的台灣國中生高唯恪以「請不要緊盯著我」的畫作獲得學生組季軍,他在作品說明提到,中國大街小巷無處不在的監控系統,讓人感到恐懼;不能讓幸福的台灣變成監控之島,希望大家珍惜眼前的自由,一起捍衛人權與民主的台灣。
高唯恪是年紀最小的參賽者,他透露靈感來自於紀錄片《全面監視》,他的父母親則解釋,當時一同前往文山社大學程經理李明哲舉辦的「2024文山夏日人權影展」,其中就播放《全面監視》。這部紀錄片拍攝三位受到中國天網監控、跟監的人權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