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竹南從昨(11/17)到今(11/18)三連震。翻攝自中央氣象署
苗栗縣竹南鎮從昨(11/17)日晚間至今(11/18)上午,短短8小時內連續出現3起有感地震,規模分別為芮氏3.8、3.7、3.1,因當地過往少有地震紀錄,引發民眾熱烈討論。地震專家郭鎧紋指出,此次群震源自「新竹前緣構造」的地底破裂,估計未來50年內,新竹前緣構造引發規模6以上的地震機率為1%。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3起地震分別發生在昨晚11時、11時05分,以及今日早上7時41分。由於竹南地區本就非地震好發區,深夜震動更容易被察覺,因此震感普遍強烈。氣象署分析,主因是板塊碰撞所累積的應力向西傳遞,引發淺層地震。
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新竹前緣構造」雖非典型斷層,而是地層受到擠壓後產生隆起,但破裂面尚未延伸至地表,因此引發大地震的機率極低;但因震源較淺,加上竹南地質多為鬆軟沖積層,地震體感才會格外明顯。
回顧「新竹前緣構造」回顧歷史記錄,竹南地區過去最大震度僅出現在2012年8月31日,當時規模為5,相關活動原本就不頻繁。
根據《NOWnews今日新聞》,郭鎧紋指出,竹南多為鬆軟沖積層,容易產生「振幅放大」與「震動時間拉長」現象,因此即便規模不大,仍讓居民感到明顯搖晃。「台灣地震模型(TEM)」研究結果表示,新竹前緣構造於未來20、30、50年內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的機率均為1%,屬於相對低風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