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12:39
健保署今(19)日宣布,自9月1日起放寬生物製劑PCSK9血脂調節劑給付條件。此類藥物可顯著降低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幅可達5至6成。未來心血管疾病病友經事前審查核准後每次申請核准後使用時間由6個月延長至12個月。預估嘉惠約5,005名病友,挹注年藥費約4.43億元,每人每年約節省11.5萬元。
2025-06-19 10:28
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14年5月1日起,將全球唯一可治療「軟骨發育不全症」的新成分藥品Vosoritide納入全民健保給付。首位受惠者、年僅13歲的許小妹,原本由家長自費800萬元透過專案進口使用該藥治療,治療一年以來,從無法摸到水槽水龍頭,到現在可自行開水洗手,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升。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昨(18)日表示,這項給付政策自114年5月1日起生效,預計每年可嘉惠約72位病童,年度藥費支出約為新台幣5億元,將由罕病專款支應。
2025-06-10 15:28
國內神經內科人力持續告急,身為雲嘉南最後一道重症防線的嘉義長庚醫院,院方日前公告,每晚10時至隔日上午7時,不收無明顯效應腦中風患者,恐造成當地腦中風患者恐無醫師協助取栓,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10)日受訪時表示,健保署已於去年放寬取栓手術的黃金治療時間,由原本發作8小時內延長至24小時內,雖有助讓更多病人受益,但也導致醫師負擔加劇,自今年7月1日起,明訂給付的評估費3000元,至少八成要給付給執行的醫師。
2025-06-07 07:00
Netflix 上近期熱播的韓劇《機智住院醫生生活》第十集中,一場產後大出血的驚險搶救場景深深感動觀眾,真實呈現產婦歷經大出血、失溫、喪失意識與多重急救,震撼描繪臨床分娩後可能面臨的生死交關。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指出,高齡產婦、胎盤異常、多胞胎妊娠、羊水過多等族群,皆屬產後出血高風險對象,並提醒產前安胎也是重要的孕產安全課題,
2025-03-27 20:57
健保署今(27)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除了確定每年投入新台幣42億經費改善急診醫療服務外,還宣布了多項改革措施。這些包括將「居家血液透析」納入健保範圍、首次將食品類「早產兒母乳補充品」納入健保給付、放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給付條件,使其不再僅限住院病人,並透過健保給付推動基層護理費用調薪等措施。這些新制將於5月1日如期上路實施。
2025-02-20 15:57
台灣被稱為「洗腎王國」,目前約有273萬名慢性腎臟病患者,換算平均每8人就有1人罹病。為延緩腎臟病惡化,健保署宣布,自今年3月1日起,擴大SGLT2抑制劑的健保給付範圍,適用於慢性腎臟病(第二至第三期)及心衰竭患者,預計約20萬人受惠。
2024-12-11 16:40
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今(11)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放寬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的健保給付條件。對此,健保署回應表示,照顧罕見疾病患者是健保責無旁貸的責任,並強調已積極加速給付罕病新藥。
2024-12-11 15:01
一名女子某一天跌倒多次,從基本的生活技巧開始重頭學習,每天都活在恐懼中,後來才知道自己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今(11)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放寬健保給付條件,強調現行標準要求患者一年內需復發兩次,這往往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2024-10-20 16:51
時序進秋天,近日氣溫明顯下降,腦中風患者也隨即增加,據衛福部統計,全國腦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達43.7萬人。台灣腦中風協會理事長連立明今(20日)呼籲,腦中風普遍三高控制不佳,為了防範再度中風,應在出院後持續繼續進行個案管理,每年可至少幫助1200人,健保署長石崇良則回應,之前曾提出「高血脂共照論質計酬方案」,最快將在1月上路,預計所有中風患者都能受惠。
2024-09-27 08:56
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來臨,健保署26日通過新增給付7種癌別單基因檢測,包含大腸直腸癌、黑色素瘤、B細胞淋巴癌等,最快今年底上路,預計9000人受惠,每年健保支出新台幣1億元。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