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2 19:52
大罷免引發綠營茶壺內風暴,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連日來直指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是「民進黨之恥」,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為此痛批游是「叛徒」、「抱國民黨或共產黨的大腿」,游揚言提告,被曹嗆「浪費司法資源」,游今(8/2)在臉書表示,自己「死了燒成灰都是綠的」,老天有眼,曹興誠報應就在眼前。
2025-07-28 14:34
大罷免大失敗,24個選區沒有一個罷免成功。由開票數據分析,可以瞭解失敗的表面因素,但造成這個結果的更深刻原因仍需要更多證據支持。不過現實政治沒有時間容許大家沈澱省思,要求民進黨改弦更張的各種主張已在各處響起,台灣政壇 必定會經過一陣騒亂。
2025-07-26 23:45
大罷免結果揭曉,24名藍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不通過,被譽為「選舉之神」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民進黨迄今高舉的「抗中保台」路線在這次罷免投票中遭到否定,對中國而言,局面變得非常有利。中國共產黨的對台滲透工作可能會有進一步斬獲。
2025-07-15 11:05
726大罷免倒數計時,台灣民意基金會針對民眾罷免訴求的看法,包括「毀憲亂政」、「反共護台」、「總統賴清德表態」等等發布最新民調,發現高達四成九的民眾不認同「毀憲亂政」為罷免訴求,比同意者多7.3個百分點,此外,五成三不認為大罷免有助提升「反共護台」意識,三成六相信,另有五成四民眾不認為「大罷免是攸關台灣未來的存亡之戰」,意謂大罷免投票面臨極大挑戰,各陣營如履薄冰。
2025-06-24 19:49
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今(6/24)天在桃園進行第二講「團結」,他表示,前總統蔡英文在2021年雙十國慶發表「四個堅持」演說,獲得八成民眾支持,而這八成民意力量要如何發揮,就是要用民主淬鍊出國家團結力量,透過一次又一次選舉、罷免,一張又一張選票,像是打鐵鑄劍一般,百煉成鋼、打掉雜質,守護民主鋼鐵般的意志。
2025-05-22 05:00
全台大罷免行動至今,已經有30位國民黨立委遭第二階段罷免連署送件,成果已遠遠超乎預期,藍營立委近期陸續透過預算解凍、通過修法增加國定假日等力挽狂瀾。罷藍委的行動在35個立委選區遍地開花,自主創作的不同影片文宣在網路上瘋傳,陸戰與空戰齊發。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分析,大罷免延續了青鳥行動的能量,都是對抗中國威脅的危機動員。
2025-04-22 18:13
大罷免行動進入最後階段,一方面由於連署成績超乎原本預期的好,所以引發藍營緊張;另一方面藍營反制大罷免的罷綠連署被發現太多死亡連署,引發檢方調查偵辦,也再度升高藍綠對峙。四一九大罷免相關社團在凱道舉辦五萬人「拒絕統戰,守護台灣」集會後,藍營也將在四二六於凱道集會反制。大罷免外溢的政治效應將對台灣產生哪些重大衝擊?
2025-04-15 10:09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變換不定,讓全球企業、政府無所適從。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衛局(CBP)11 日公布豁免包括中國生產的電腦、智慧手機及晶片等電子產品關稅,隔天川普又說這是「假新聞」,預告即將對晶片徵稅。14日美國商務部發布通知,將調查「進口半導體和半導體製造設備」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2025-04-08 17:40
3名在台陸配網紅因被認為言論涉及「武統」,3月底遭內政部移民署撤銷居留許可,已經離開台灣。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明(4/9)日邀請司法院等許多行政機關針對言論自由界線進行專題報告,陸委會遞交的書面報告中表示,政府對於來台的中國大陸人民的言行有較高度的管理規範,並要求應遵守我方相關法令規定。
2025-01-18 10:19
隨著中國社群媒體的全球影響力持續擴大,研究人員擔憂具有爭議的TikTok透過推送親中內容,逐漸軟化民眾對中國態度。而在台灣,年輕世代價值觀和政治認同正面臨前所未有挑戰。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