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09:08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昨(10/21)上午出現新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晚間9時許下游水位計觀測出水量增加,研判已出現溢流現象,滾滾泥水直衝而下,一度傳出馬太鞍溪臨時便道遭沖毀,不過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澄清,台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並未遭沖毀,僅略有積土及樹枝,水位在晚間10時45分降至便道以下。
2025-10-21 18:38
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約1公里處形成新堰塞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政委季連成今(10/21)日表示,如馬太鞍溪水位達涵管便道警戒線,涵管便道將立即採取預警性封閉措施,目前已將便道下游南側11戶、23人疏散撤離。
2025-10-20 11:58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17日清晨發生大規模岩崩,大量岩石18秒內崩落形成天然壩體,導致立霧溪被堵成堰塞湖,還傳出地標「酋長岩」消失在湖水下。對此,太魯閣國家公園粉專發文表示,此處過去曾有2次形成堰塞湖,太管處保育研究科長陳顧淋則澄清,酋長岩目前還沒有被水淹沒。
2025-10-19 08:30
藍鶴是南非國鳥,在原住民及國家歷史占有重要地位,不過近年數量不斷減少,今年7月牠們面臨風險已從「接近受脅」升高為「易危」,專家警告這種原民視為「最勇敢獵人」象徵、羽毛成為部落皇室頭飾的美麗鶴鳥,正步步走向消失。
2025-10-18 20:07
台北市立動物園高齡38歲的母白犀牛「犀慧」今天中午突然抽搐、翻滾,遊客發現後緊急通報園方,保育員及獸醫趕抵現場時,「犀慧」已經死亡,將由台大獸醫團隊解剖釐清死因。
2025-10-18 18:18
林保署花蓮分署晚間18時許發布緊急訊息,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壩體呈不穩定狀態,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2025-10-18 15:49
聚焦AI代理應用的Salesforce年會落幕,不過執行長班紐夫一席「支持川普派國民兵至舊金山」的發言意外奪走焦點。他在記者會上澄清所言是為了確保安全,但爭議仍持續延燒。他今天在X上致歉,並表示「不認為舊金山需要動用國民兵來維持安全」。
2025-10-18 14:35
花蓮太魯閣地區因邊坡崩塌形成的「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農業部今(10/18)日表示,最新監測顯示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順利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整體水勢趨於穩定,研判無下游潰壩威脅,將於今日展開壩體降挖及安全評估作業。
2025-10-18 08:00
秘魯沿海及小島過去海鳥眾多,牠們富含鉀、氮、磷酸鹽的排泄物「鳥糞石(Guano)」是秘魯重要肥料來源,不過由鸕鶿、鵜鶘、鰹鳥等海鳥組成的「鳥糞鳥」大軍,2022年還有400萬隻,今年調查只剩50萬到60萬隻,長此以往恐讓鳥糞石無以為繼。
2025-10-17 21:37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23日溢流,洪水重創光復鄉,如今秀林鄉立霧溪、台8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西口的舊台8線路段,因山坡崩塌阻塞立霧溪河道行程堰塞湖,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認為隨時有可能溢滿潰決,已通知公路局及鄉公所緊急疏散,並封閉天祥至太魯閣路段。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