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11:36
中國電商產品隨著小額包裹湧入西方國家,引發歐盟各國擔心對本土企業造成衝擊。法國財政部長勒斯鳩週三(11/12)表示,希望調升包裹關稅的時程提前2年實施,甚至在2026年初就能生效;德國財長克林拜耳亦表贊同,稱為保護本國市場不想要「中國垃圾」湧入。
2025-11-12 06:59
副總統蕭美琴、前總統蔡英文一週內相繼訪問歐洲,凸顯台歐關係顯著升溫。分析指出,隨著與中國關係惡化,以及半導體供應鏈管控日益迫切,歐洲正以更彈性手法與台灣往來。
2025-11-11 20:58
《金融時報》報導,臉書母公司Meta的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在機器學習有較不地位的楊立昆(Yann LeCun)將辭職離開,自立門戶創辦新公司。
2025-11-11 16:46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已經2週未公開露面,缺席重要會議,引發外界臆測,雖然克里姆林宮輕描淡寫帶過,不過傳言甚囂塵上指他可能阻礙了普丁與川普的布達佩斯峰會兒失勢,也可能他未阻擾但要為峰會沒能召開替普丁擔責,又或者他強硬的外交手腕逐漸失效,加之得罪了普丁的投資與經濟合作特使,同時也是普丁女兒密友德米崔耶夫,因而失勢。
2025-11-11 12:15
川普日前宣布明年4月訪中,美國學者葛來儀10日指出,愈靠近訪中日期,川普可能會想避免美中波折,因此她認為台灣方面非常希望安排總統賴清德在今年底前過境;而紐約是否為過境城市仍屬未知,或許可以考慮其他地點。
2025-11-06 12:44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中國憑藉較低的能源成本與寬鬆的監管環境,將在AI競賽中擊敗美國,「中國將贏得AI競賽」。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11/6)日表示,中國的AI晶片效能目前不如輝達,AI晶片與伺服器用電量、水量都非常大,中國電價較低廉可能有優勢,但效能差距存在,短期影響不大。
2025-11-06 07:34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警告,由於中國已將輝達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而且當地能源成本較低、監管限制也較寬鬆,恐將在人工智慧競賽中超越美國。
2025-11-04 11:08
英國《金融時報》今日(11/4)透露,在官方禁止企業採購輝達的人工智慧(AI)晶片後,字節跳動、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科技龍頭的電力成本大幅攀升,而為扶持國內晶片產業,中國政府已提高對部分大型資料中心的補貼力度,使企業的能源支出最多可減少一半。
2025-11-01 09:49
全球矚目的川習會落幕,美學者分析,雙方同意撤回部分報復性措施,使雙邊關係回到9月之前的狀態,形成「脆弱的」貿易戰休兵;中國無疑將維持對稀土開採、加工及提煉的控制權,必要時將再次動用這項「武器」。
2025-11-01 07:40
美中今年爆發貿易關稅戰後,中國兩度利用管制稀土出口逼迫美國讓步。不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週五(10/31)表示,中國拿稀土威脅美國是「一大錯誤」。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