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外長久未露面傳失勢 可能原因:峰會破裂?幫普丁背黑鍋?得罪錯人了?

    2025-11-11 16:46 / 作者 簡竹君
    2025年10月22日,俄羅斯外場拉夫羅夫於莫斯科召開記者會。路透社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已經2週未公開露面,缺席重要會議,引發外界臆測,雖然克里姆林宮輕描淡寫帶過,不過傳言甚囂塵上,《衛報》報導他可能阻礙了普丁與川普的布達佩斯峰會而失勢,也可能他未阻擾但要為峰會沒能召開替普丁擔責,又或者他強硬的外交手腕逐漸失效,加之得罪了普丁的投資與經濟合作特使,同時也是普丁女兒密友德米崔耶夫,因而失勢。

    現年75歲的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1972年加入蘇聯外交部,2004年起擔任俄國外長至今,是全球任職時間最長的高級外交官之一,也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內閣中任職最久的成員。

    2025年9月27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美國紐約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美聯社


    平時頻繁露面的他,從上月28日起至今2週不曾出現在公眾場合,不但缺席了上週普丁主持、針對核試驗的電視轉播會,也未被列入將於南非舉行的20國集團(G20)會議俄羅斯代表名單,引發臆測。

    不過這期間他有發言、週日(11/9)也曾接受官媒「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訪問,表示準備好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會面。克里姆林宮上週駁斥他失勢傳言,克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昨天(11/10)重申有適當場合,拉夫羅夫就會出席。

    但他2週未公開露面卻也是事實,《衛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原計畫與普丁,於布達佩斯召開峰會,不過上月底忽然取消,此後開始出現「普丁不滿拉夫羅夫」的傳聞。

    2023年10月18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訪問北韓。美聯社


    峰會取消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通話商討峰會事宜時,他提出條件的立場強硬,對話氣氛緊張,盧比歐事後向川普表示莫斯科無意談判,峰會被擱置。

    消息人士稱,這場通話他「處理不當」,「搞得一團糟」,為了表忠提出了一系列不容妥協的要求,最終適得其反。消息人士還說,普丁之前已經對拉夫羅夫日益強硬的語氣與日漸式微的外交手腕不滿。

    《衛報》採訪一名不願具名的克里姆林宮前高級官員,他表示缺席2場會議不代表拉夫羅夫失寵,何況普丁不太可能拋棄一位忠誠效力數十年的外交官。然而這名官員也說:「普丁想要去布達佩斯參加峰會,拉夫羅夫該扮演的角色可不是從中作梗。」

    2025年2月18日,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左二)與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右一),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德舉行會談,討論俄烏戰爭的問題。路透社


    這場峰會本可為成為普丁對川普施壓的機會,過去兩人接觸後,川普對烏克蘭立場往往會傾向莫斯科;而身在布達佩斯對普丁而言也是重要的象徵性勝利,凸顯了儘管歐盟試圖孤立,他仍能在歐陸自由行動。

    至於拉夫羅夫在與盧比歐會談時採取強硬立場,真的是外交失誤、搞砸嗎?《衛報》訪問曾為俄羅斯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團外交官的龐達瑞夫(Boris Bondarev),他認為拉夫羅夫不太可能跳脫「普丁傳聲筒」的角色。

    2025年8月15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左)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在美俄領導人於美國阿拉斯加的峰會結束後的記者前對話。路透社


    他指普丁多年來與拉夫羅夫合作愉快,因為後者是「經驗豐富的官僚」,「他非常清楚,任何與總統立場不完全一致的話都絕對不能說,哪怕是只有一點點普丁可能不喜歡的話,他都不會說。」

    龐達瑞夫說,不太可能是因為他表現出任何談判立場導致峰會取消,「拉夫羅夫沒有自己的路線,只有普丁的路線」;不過他也說普丁有可能把取消峰會的責任推到拉夫羅夫身上,「俄羅斯體制下,老闆永遠不會犯錯。」

    內部人士表示,早在這場峰會的風波前,拉夫羅夫在俄國外交政策的實際影響力已經幾乎消失,2名消息人士稱,他不是策劃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普丁核心顧問圈成員,當初這項決定讓他措手不及。

    2025年2月18日,俄羅斯主權基金負責人、普丁的投資與經濟合作特使德米崔耶夫,在沙烏地阿拉伯參加美俄官員會議。路透社


    《衛報》指出川普去年勝選美國總統後,拉夫羅夫的地位進一步受挑戰,當時俄羅斯主權基金負責人、普丁的投資與經濟合作特使,同時也是普丁女兒的密友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開始與川普核心團隊成員直接對話,侵犯了拉夫羅夫長期以來的外交地盤。兩人關係惡化在莫斯科已不是秘密,有時甚至會公開爆發,一名前高級官員表示:「他倆根本無法忍受對方。」

    2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2月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美俄官員進行會談,拉夫羅夫試圖排除德米崔耶夫參與會議,甚至移走他的椅子。但普丁最終拍板,讓德米崔耶夫與會。
    簡竹君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