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3 08:15
這幾年家電維修團隊開始在台灣各個社區萌芽茁壯,不只延續了物品生命,也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多互動和情感的連結。成立不到4年,以定點巡迴方式在高雄各地舉辦維修小家電的小家電診所,為什麼擁有目前全國社區維修團體志工人數最多的規模?「主動出擊」的模式又希望為台灣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2025-02-03 08:10
這幾年台灣各地社區開始出現家電維修團隊,不只延續了物品生命,也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多互動跟情感的連結。「古風小白屋」是台灣最早的社區型維修團隊成功模式,在寸土寸金,社區人際疏離感高的天龍國,為什麼會以「維修」出發,又帶來了什麼改變?
2025-02-03 08:05
為什麼電子產品壞了是「要修還是換」,從原本消費者的「主動選擇題」變成「被動的唯一選項」,原本是整個電子產品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最後一道環節「維修服務」,都變了調?
2025-02-03 08:00
「修理紗窗、紗門、換玻璃……」裝載玻璃、紗網、窗框,以及門鎖零件等物品藍色發財車放送著廣播,猶如一座修理行動工作室幫民眾服務,在修理盛行年代,這是台灣街頭景象的共同記憶,但曾幾何時,在線性經濟跟計畫性淘汰持續擴張下,修理變得過時、黯淡,甚至是「遙不可及」!
2024-02-19 08:10
Reduce減量、Reuse重複使用、Repair修復、Recycle回收、Recovery復原,是循環經濟的5R原則,但在台灣談衣物循環,很容易直接跳到「回收再利用」。原本是快時尚產業鏈一分子的許紓語與楊秉勳,現在是台灣「衣物續命」的推手,推廣「舊與新織—衣物旅程」概念,好好Repair,就不用Recycle!
2024-02-19 08:00
捐贈舊衣原本應該是做善事,但是「快時尚」風潮造成的環境災難正在急遽增加,台灣舊衣回收量在短短6年成長6成到8.1萬噸,卻有3.4萬噸(42%)是當垃圾進到焚化爐,一年燃燒銷毀衣物超過2.2億件,疊起來約有15座101大樓高。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