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12:04
據南韓媒體今天(2/23)報導,南韓經濟不僅面臨美國關稅戰威脅,中國產業界更來勢洶洶,去年南韓半導體的基礎技術能力,在多個領域被中國超越,另外,南韓電視機的銷售額也首度被中國企業超車,產業界前景不樂觀。
2025-02-11 13:30
微控制器廠盛群(6202)去年每股虧損0.66元,為成立26年來首度虧損。盛群總經理蔡榮宗表示,中國補貼政策是有挹注,最快今年首季轉盈,整合型8位元MCU加上電源IC,伺服器散熱風扇已通過系統產品驗證,預計下半年第三季貢獻營收,後續還有2個案子已在進行中。今年煙幕報警器、健康量測 、連續性血糖偵測儀有相當量能,BLDC產品也有望切入機器人關節市場。
2025-02-05 22:39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今天公告,擬於5月7日開始透過日本子公司,規劃以每股4300日圓(約新台幣921元),公開收購日本上市公司芝浦電子(Shibaura Electronics)股份,預計今年第3季完成作業,主要為擴展感測器業務。
2025-02-05 17:34
中國DeepSeek近期橫空出世,影響全球科技股表現。研調機構指出,DeepSeek這種低成本的AI模型,可望擴大應用場景,進而增加全球資料中心建置量。尤其光收發模組作為資料中心互連的關鍵元件,將受惠於高速數據傳輸的需求。TrendForce預估2025年光收發模組出貨量將超過3,190萬個,年增率達56.5%。
2025-02-05 15:11
擁有印度航太、亞馬遜太空實驗室等客戶,台灣罕見的光電子晶片(PIC)量測儀器設備廠光焱即將上櫃,光焱從太陽能產業轉型,聚焦光電子、半導體檢測技術趨勢,光焱表示,半導體檢測、科研市場兩大引擎帶動下,看好今明年營收獲利均有雙位數成長,2027年有望挑戰10億元。
2025-01-14 18:28
美國拜登政府在週二(14日)敲定對中國汽車軟硬體的最終管制作法,實質上等同禁售幾乎所有的中國汽車。這項措施是在拜登任期的最後一週內完成,具體實施,將交給接下來的川普政府決定是否執行。
2025-01-08 15:17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CES宣布推出Cosmos平台,致力推動自駕車和機器人AI系統發展,並於演說中點名多檔台廠供應鏈,和碩也在其中。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1/8)表示,機器人背後的AI運算需求比無人機更高,這代表「科技產業未來幾年會很熱鬧,這是好事!」因為有AI、半導體晶片的快速進步,可以讓3、5年前的無人機,和未來3、5年後的智慧機器人,有實踐的可能。
2025-01-08 07:49
晶片大廠高通CES展,在PC、智慧家庭、企業級物聯網、AI戰略全面展開,更找來科技巨頭聚焦車用應用合作,包括:亞馬遜、Garmin、 Alps Alpine等廠商,宣布了基於Snapdragon數位底盤解決方案的近十項最新合作進展,涵蓋數位座艙、智慧駕駛、兩輪車等多個領域。藉由生成式AI、高效能運算和先進連接技術。
2025-01-02 17:55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公開看好多功能機器人產業趨勢,一舉點燃投資火種,群益證券集團今天表示,台灣產業在舉凡軸承、齒輪、線性滑軌、滾珠螺桿、工控系統、減速機、驅動器、機器視覺和感測器等都有供應鏈,在人型或多功能機器人領域舉足輕重,機器人產業發展不僅是台灣企業絕佳機會,每當新科技問世後十年期間,美國科技股也強勁漲勢,看好目前還只是初升段,長線可期。
2024-12-06 13:58
繼兩年前戰略合作後,英業達與恩智浦再度攜手宣布車用實驗室,將採用恩智浦超寬頻(UWB)系列產品,包括:汽車設計和開發配配超寬頻系統,例如:智慧汽車門禁、兒童感測系(CPD),後踢感應等,相關方案已導入國際車廠前裝市場。英業達總經理蔡枝安表示,英業達全球車用生產布局都已到位,未來英業達車用業績經將是倍數成長。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