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推動「可疑交易分析機制」 台高檢署攜手台灣企銀深化公私協力阻詐

    2025-09-10 19:25 / 作者 呂志明
    法務部長鄭銘謙(中)、台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右)及台灣企銀董事長李嘉祥。台高檢署提供
    為有效防制詐欺犯罪,守護民眾財產安全,台高檢署與台灣中小企業銀行於今(9/10)日正式簽署「可疑交易分析機制」專案合作意向書,藉由相互提供可疑交易異常因子、參數模型及疑似重大金融詐欺不法情資,在第一時間有效控管可疑不法帳戶,全面圍堵詐騙,以達共同阻詐、懲詐目標。

    今日的簽署儀式,法務部長鄭銘謙、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以及多位地檢署檢察長共同出席見證。鄭銘謙在致詞中表示,此次合作將有助於第一線金融從業人員精準阻詐,減輕銀行行員壓力。他強調「打詐綱領2.0」的核心目標是讓人民有感,法務部將持續督導檢、警、調等單位加強查緝詐欺集團,並透過溯源斷根與全面查扣犯罪所得,確保被害人權益。

    法務部長鄭銘謙、台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台灣企銀董事長李嘉祥、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左三)、台灣企銀總經理李國忠(右一)及與會檢察長等合照。台高檢署提供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則指出,隨著詐欺手法日益多元且快速演變,金融機構僅憑自身資訊已不足以應對,跨部門合作與情資共享成為必然。此次台灣企銀率先與台高檢署簽署合作意向書,展現高度執行力及社會責任,象徵金融業與政府共同防制詐欺的重要里程碑。

    台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表示,「可疑帳戶預警中心機制」已在全國各地檢署全面推行,此機制結合檢察、警察及金融機構的異常交易通報網絡,提前攔阻潛在詐騙行為,有效減少民眾財產損失。他感謝台灣企銀率先與台高檢署合作,藉由雙方提供的可疑交易因子、參數模型及重大金融詐欺情資,得以期前採取風險管控措施,避免不法帳戶成為詐欺及洗錢管道。

    根據合作意向書內容,未來雙方將透過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可疑交易分析機制」,並結合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處的通報機制,溯源偵辦詐欺集團,即時查扣犯罪所得,全方位圍堵詐騙行為,達成阻詐、懲詐的核心目標。

    此次合作不僅展現政府與金融業共同打擊詐欺犯罪的決心,更為台灣防制金融詐欺建立重要典範。透過跨部門協力及科技應用,期待能為民眾打造更安全的金融環境,全面守護財產安全。
    呂志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