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平日冷清、租售滿街 高雄6923萬觀光人次有盲點?她揭數據真相

    2025-04-21 12:24 / 作者 施書瑜
    日本人氣IP「吉伊卡哇」進駐愛河灣,又有發放提燈,今天活動現場吸引逾20萬人次參觀。取自高雄旅遊網
    高雄觀光人次連兩年全國第一,去年達6923萬,卻遭質疑數據灌水。市議員白喬茵今(4/21)抨擊高雄平日冷清、租售滿街,質疑市府統計有盲點,並引用中央數據指出高雄旅次在六都中居後段,要求市府勿自滿,並質詢研考會主委陳博洲是否認同觀光局數據有盲點。陳則強調,高雄整體觀光趨勢確實增加。

    市議員白喬茵表示,樂見高雄每逢大型活動、假日滿滿人潮、塞爆亞灣區,但平日人跡罕至,街道卻冷冷清清、租售滿街高掛,讓人好奇市府聲稱觀光第一實在很難說服民眾。

    她也揭露觀光署112年台灣旅遊狀況調查報告數據指出,112年度高雄旅次比,排名六都第四、111年度則是第五,皆為後段班,資料無庸置疑的事實,其他局處首長提出數據說高雄第一,她無法接受。

    白喬茵進一步指出,該調查透過年齡、居住縣市,性別,藉電話訪問、分層抽樣,以嚴謹的方式回推母體參數推估,是有科學依據且具參考價值的,市府應制定更精準的觀光策略,而非自滿於6923萬觀光人次。

    白喬茵強調,觀光與經濟息息相關,且可創造極大產值,市府應配合活動推廣、城市創生,甚至文化融合等觀光好處,絕不是只有帶來人潮就足夠,市府不應自滿;她點名研考會主委陳博洲表示:你是一個理性的人,所以我拿出更多資料跟你探討。

    白喬茵再次質疑觀光局提出的6923萬觀光人次統計數據,無法真實反映旅遊目的,也無法拆解究竟是外縣市旅客或當地居民,更點名陳博洲回答,是否也認為觀光局統計數據有盲點?

    對此,陳博洲表示,不同的調查方式與統計,都需仔細解讀,但政策擬定也要看單次與趨勢,該數據顯示高雄整體觀光趨勢是增加的,市府絕不會因此自滿。

    白喬茵強調,觀光與產值必須對接,才是真正的創造效益,發展觀光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老百姓賺錢,徒有很多人頭在假日到高雄很可惜,建議研考會利用信令資料背景與景點現場問卷調查,掌握精準的觀光族群資料及各景區特色優勢,才能制定適當觀光策略,加速推動高雄觀光經濟成長。

    白喬茵日前在議會質詢時,抨擊高市府自稱觀光人次6923萬、觀光產值連續2年居全國之冠,但實際卻是灌水,觀光局長高閔琳則強調數據正確,白喬茵當場爆氣拍桌,雙方在議場唇槍舌戰,戰火甚至延燒數日,高閔琳又透過臉書發千字文回擊「高雄好到底得罪誰?」。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