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投書/腫瘤術後迎冬 6大養生秘訣報你知!「陽光浴」還有必曬部位

    2025-11-16 15:01 / 作者 黃澤宏 / 台灣輔助醫學醫學會、長庚中醫部主任
    陽光浴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一、冬季對腫瘤術後患者的影響

    1. 冬季氣候變化如何影響術後患者的身體健康?
    · 寒邪侵襲,損傷陽氣: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陽氣」。腫瘤患者經歷手術、放化療後,正氣(免疫力)和陽氣本就相對虛弱。冬季寒邪容易透過肌表入侵,進一步損傷人體的陽氣,可能導致抵抗力下降、血液循環減慢,甚至誘發舊病復發。

    · 氣血不暢,加重不適: 寒冷會使血管收縮,經絡氣血運行不暢。這會加重術後患者常見的氣滯血瘀問題,表現為疼痛加劇(如神經痛、傷口痛)、四肢冰冷、麻木感更明顯,以及整體的疲勞乏力感。

    · 呼吸道感染風險增加: 冬季是流感、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患者的免疫系統較為脆弱,一旦感染,不僅恢復慢,更可能對整個康復進程造成嚴重干擾。

    腫瘤術後若感染流感,不僅恢復慢,更可能對整個康復進程造成嚴重干擾。咳嗽示意圖。取自Unsplash


    2. 患者在冬季常見的健康問題有哪些?
    · 反覆感冒與感染: 免疫力低下導致易受病毒細菌侵襲。

    · 關節疼痛與傷口不適: 寒冷和濕氣會使循環障礙,加劇疼痛感。

    · 嚴重疲勞感: 人體需要更多能量來抵禦寒冷,加上陽氣不足,會導致「冬乏」現象更明顯。

    · 皮膚乾燥與瘙癢: 冬季乾燥,加上治療後可能皮膚敏感,易出現乾癢、脫屑。

    · 情緒低落: 日照減少、戶外活動受限,易引發或加重憂鬱、焦慮情緒,即「冬季憂鬱症」。

    二、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

    1. 在冬季,術後患者應該特別注意哪些養生原則?
    · 「藏」為核心: 《黃帝內經》云:「冬三月,此謂閉藏。」養生重點在於「閉藏」—— 藏好身體的精氣、陽氣與心神。避免過度消耗,包括熬夜、劇烈運動、大汗淋漓及情緒大起大落。

    · 「防寒保暖」為第一要務: 保護陽氣不受寒邪侵襲是所有行動的基礎。

    · 「溫潤滋補」而非「大補」: 飲食應以溫和、平補、易消化為主,循序漸進地增強體質,切忌盲目服用過於溫燥或滋膩的補品,以免「虛不受補」。

    2. 有哪些食物特別適合術後患者在冬季食用?
    · 溫補腎陽類: 核桃、桂圓、栗子、黑色食物(黑豆、黑芝麻、黑木耳)。

    · 健脾益氣類: 山藥、南瓜、小米、紅棗、薏仁、黃耆(可入湯)。

    · 滋陰潤燥類: 銀耳、百合、蓮子、梨(建議燉煮)、豆漿、豆腐。

    · 優質蛋白質: 雞肉、魚肉、牛肉、雞蛋,以燉、煮、蒸方式烹調,如雞湯、魚湯,易於吸收。

    · 藥膳範例: 山藥排骨湯(健脾)、黃耆枸杞紅棗茶(補氣血)、銀耳百合羹(潤燥安神)。

    三、保持身體溫暖的方法

    1. 您建議術後患者如何有效保持身體的溫暖?
    · 重點部位保暖: 特別保護好 頭部(諸陽之會)、頸部、背部(陽經所行)、腹部和腳底。出門戴帽圍巾,穿著背心和保暖的襪子。

    · 睡前熱水泡腳: 每晚用約40°C的熱水泡腳15-20分鐘,水可沒過腳踝。可加入幾片生薑或艾葉,以溫通經絡、引火歸元,有效改善睡眠和手腳冰冷。

    · 善用取暖設備: 合理使用暖氣、電熱毯(建議睡前預熱,睡時關閉)、暖寶寶等,但要注意室內保濕與空氣流通。

    每晚用約40°C的熱水泡腳15-20分鐘,可溫通經絡。泡腳示意圖。取自Unsplash


    2. 有哪些日常習慣可以幫助患者增強抵抗力?
    · 規律作息,充足睡眠: 順應天時,早睡晚起,讓身體有足夠時間進行修復。

    · 適度補充水分: 冬季雖不易口渴,但仍需充足水分維持新陳代謝,建議喝溫開水。

    · 陽光浴: 在天氣晴朗時,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間曬太陽15-20分鐘,尤其曬背部(督脈所在),有助於補充陽氣。

    四、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

    1. 冬季對患者的情緒有何影響?如何改善?
    · 影響: 日照短、萬物蕭瑟的景象易引發孤獨、悲觀和無力感,對健康前景產生懷疑。

    · 改善方法:
    · 接納與覺察: 首先暸解這是常見的季節性反應,無需自責。

    · 增加室內光線: 拉開窗簾,讓陽光進來。必要時可使用光療燈。

    · 培養靜心興趣: 聽舒緩音樂、練習書法、園藝(室內盆栽)、正念冥想或腹式呼吸,幫助心神安定。

    做做園藝有助安定心神。示意圖。取自Unsplash


    2. 您有什麼建議來幫助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
    · 設定小目標: 例如「今天要散步10分鐘」或「學會一道新的養生菜」,完成後給予自己肯定。

    · 維持社交連結: 透過電話、視訊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或參與病友支持團體,分享經驗,獲得情感支持。

    · 專注當下: 練習正念,不沉溺於對過去的懊悔或對未來的恐懼,專注於做好眼前的每一件養生小事。

    五、規律作息與運動

    1. 在冬季,術後患者應該如何調整作息?
    · 嚴格遵循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的原則。盡量晚上10點前入睡,等到太陽出來,天氣較暖時再起床,有助於保護人體的陽氣。

    2. 有哪些適合冬季的輕度運動建議?
    · 太極拳/八段錦: 動作和緩,強調呼吸與動作結合,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是極佳的選擇。

    · 室內散步或緩和瑜伽: 在天氣惡劣時,可在室內進行。

    · 陽光下散步: 在溫暖的午後,於公園或社區散步20-30分鐘。

    · 核心原則: 運動以「微熱」或「微微出汗」為度,絕不做到大汗淋漓,以免陽氣隨汗液外泄。

    六、專業檢查與醫療建議

    1. 您認為術後患者在冬季應該如何安排定期檢查?

    · 必須嚴格遵循主治醫師制定的複診時間表,切勿因天氣寒冷或感覺良好而擅自推遲或取消。

    · 在冬季來臨前,可進行一次常規檢查,全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血常規、肝腎功能),以便平穩過冬。

    · 若出現任何異常,如持續發燒、咳嗽不止、疼痛加劇等,應立即就醫,不可拖延。

    在溫暖的午後,於公園或社區散步20-30分鐘。示意圖。取自Unsplash


    2. 有哪些醫療建議是患者必須遵從的?
    · 遵從醫囑是最高原則: 按時、按量服用所有醫生開具的藥物(包括輔助治療的中藥),不得自行停藥或更改劑量。

    · 主動溝通: 將您在冬季遇到的任何不適(如情緒低落、嚴重疲勞、睡眠障礙等)詳細告知您的醫療團隊,包括西醫主治醫師和輔助醫學專家,以獲得整合性的建議。

    · 謹慎對待「進補」: 在服用任何保健品或藥膳前,務必諮詢您的主治醫師或合格中醫師,確保其不會與現行治療衝突,且適合您的當前體質。

    結語
    冬季對腫瘤術後患者而言,是一個需要格外用心照護的「閉藏」季節。這不僅是對身體的考驗,更是對心志的磨練。透過防寒保暖、溫潤飲食、調暢情志、規律作息與遵從醫囑的綜合養生策略,患者能夠有效地儲備能量,保護正氣,平穩度過寒冬。
    黃澤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