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配圖。廖瑞祥攝
「AI泡沫狼來了」講久就成真!美股面臨估值泡沫和資金集中風險,近期指標性個股如輝達、微軟持續回檔,也牽動亞股進入震盪,台股跌破月線,投信法人表示,美股拉回屬於漲多調整,但台股上半年從低點起漲就飆升了1萬點,雖然有長線題材護體,但真正要見到3萬點大關,恐要到明年了。
永動機+AI硬體升級 業者看好剛性需求產生AI伺服器GPU和ASIC驅動明年重大設計升級!美系外資表示, 輝達Vera Rubin平台將在明年下半年推出,機櫃需求預計將從今年約2.8萬台暴增翻倍至少達6萬台。電源解決方案價值到2027年可能增長超過10倍,其中,液冷散熱方案成為標配,PCB/基板、高速互聯零組件同步規格升級,AI伺服器硬體供應鏈價值將被重估。
矽智財(IP)廠安謀Arm策略暨生態系執行副總裁Drew Henry 說明,泡沫化產生通常是資本支出沒被善用,但目前AI算力都已被使用,因此不認為這次AI週期進入泡沫化,AI是剛性需求將推進全球GDP翻倍上看10%成長力道。
資本市場面臨利多不漲 其實資金小泡沫已至投信高管指出,隨著大廠陸續開出AI資本支出,狂送利多,股市雖不預設高點,但只要出現利多消息不長,其實泡沫化風險就已來臨。雖然台股目前還沒有過熱的問題,然而上半年底點起漲就已達1萬點,AI族群一枝獨秀,但非AI族群仍是欲振乏力,因此真正要看到3萬點大關,恐要到明年。
投信投資長也說明,明年台股在AI持續領頭帶動,加上非AI 如手機、PC等消費性電子回溫,獲利成長有望不輸AI族群,上看兩成水準下,應可激勵台股再度向上。
台股短線11月獲利賣壓或增溫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台股受美股AI龍頭下跌影響,加上短線漲多、季線正乖離過大牽引,大盤出現高檔震盪走勢,代台股有AI題材面與供應鏈實質獲利的挹注,以及台經院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MSCI調高台股權重等利多,且近期出現科技與非電族群良性輪動,有助於台股中長多表現。
廖炳焜表示,從國際AI巨頭的動作可預見AI成長趨勢愈發鮮明,包括OpenAI的兆元計劃,將全球科技巨頭綁成生命共同體、美國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均上修2026年資本支出展望,對於擁有完整AI供應鏈的台股而言為良好利多。
從台灣經濟數據來看也可看到此現象,AI產業帶動台灣出口強勁,主計總處第3季GDP概估為7.64%,較8月估計大幅提高4.73%,2025年全年GDP成長率至少5%起跳,因此即使11月盤勢可能出現獲利了結賣壓機會,但預期回檔不致過深,反是長線投資人擇機布局機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