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高防治進度慢!國健署9月擴大計畫 鎖定8年「8成及早介入」

    2025-08-21 12:17 / 作者 游騰傑
    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7月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至今已滿3週年,國民健康署決定將在今年9月起擴大開放醫院層級參與。游騰傑攝
    衛福部國健署自2022年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3年來協助超過42萬人,然而審計部過去曾點出首年收案率僅約1成。為達成「三高防治888計畫」目標,國健署除了下修成人健檢年齡至30歲,並自9月起擴大醫院層級參與,盼加強慢性病防治量能,縮短國人平均8年的「不健康餘命」。

    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病,約5成患者因為不健康生活習慣所致,若家族中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更屬於高風險群。為協助民眾改善生活型態、降低三高慢性病風險,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7月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計畫推動3年來,已有近3,100家診所、5,200位醫師參與,專業指導超過42萬人管理健康,參與診所平均收案逾百人。

    統計國健署顯示,收案個案中近80%腰圍過粗或屬肥胖族群,約70%有血壓或血脂異常,逾60%飯前血糖或糖化血色素偏高。國健署提醒,民眾可多加利用如勞工健檢、公教健檢、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等多元健康檢查資源,並與醫師討論檢查結果,若發現罹患代謝症候群,及早加入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改善健康狀況。

    國健署指出,截至目前,已有約12萬人追蹤管理至少6個月,其中37%成功改善至少1項代謝症候群異常指標,17.8%成功脫離代謝症候群。診所亦持續追蹤改善中的個案,確保健康行為長期穩定。

    國健署長沈靜芬表示,基層醫療團隊的投入是計畫推行的關鍵,未來將持續擴大參與醫院,以提升收案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指出,「預防重於治療」,該計畫能在疾病發生前介入,縮短國人長達8年的「不健康餘命」。目前每位醫師收案上限為600人,未來不排除研議提高,以擴大照護能量。

    審計部曾在過去報告中指出,過去3年計畫大多集中於基層診所,收案率在第一年不到1成。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則表示,隨著計畫擴大至醫院,將朝「888目標」邁進,8成能夠及早介入,且在8年內達成,雖具挑戰性,但有助提升國人慢性病防治成效,今年目標是先邀請兩百多家健康醫院加入並開始執行。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