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今(27)日在北榮介壽堂登場。總統府提供
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今(27)日於台北榮總介壽堂圓滿落幕,總統賴清德親自出席閉幕式並發表致詞。他強調,健康台灣的目標是「讓國人健康、國家更強」,並回應醫院個別醫院總額議題,他認為應由各區自己管理收到的經費,好比南區收到的總額,就由南區自行負責,不必交由健保署、再讓健保署核定。
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則表示,需要回去好好研究總統的意見,他初步解讀是目前健保總額先分四個部分,包含西醫基層診所、醫院、中醫、牙醫,接著會再分配給六個區域,而他認為總統意思應該是在西醫基層診所、醫院這兩大塊,能不能融合在一起,讓西醫基層診所與醫院一起來合作。
賴清德表示,推動健康台灣的目標,是讓國人更健康、讓國家更強大。這一理念淺顯易懂,因為唯有國民身體健康,國家才有堅實的基礎。然而,「讓世界擁抱台灣」這句話背後是代表具有企圖心,從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報告的智慧醫療,以及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技所研究員謝清河介紹的幹細胞再生醫療,都能看得出來台灣企圖心。
賴清德指出,台灣不僅僅健康服務要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他也非常希望智慧醫療、智慧醫院能夠成為世界的領頭羊,又或者生物科技產業也能夠成為半導體產業另外一座護國神山。他相信當台灣各個面向都做得好,不僅可以讓國人健康更好,國家實力因為產業,經濟實力會更好,也讓世界進一步擁抱台灣。
賴清德接著感謝衛福部健保會主委周麗芳,時時為了健保財務努力,爭取預算,也要跟所有關心健保財務的好朋友報告,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的特別預算,其中勞健保補助300億元,也就是不管卓榮泰或是他,都注意到勞保和健保存在的問題,因此一有機會,都很願意幫助勞健保財務進行改善。
賴清德說,這次特別預算是用歲計賸餘挹注勞健保,並非舉債,也提及「碳費收入,或是其他費用收入要不要挹注到健保當中,這個我們可以再考慮」,也稱如果按照法律規定,恐怕要用在減少污染源或是減少碳排放計劃上面,但不管碳費收入有沒有挹注到健保,關心健保財務是政府責任,政府一定會努力讓健保財務不至於出現問題。
賴清德也回應會中提問的問題,台灣全社會防衛韌性當中很重要的,就是醫藥韌性一定要建立。幾十年來,全球其實已經有一個產業鏈,不是只有藥品,其他很多商品,即便在台灣生產製造,他的原料或是設備其實也來自其他國家,坦言兩岸特殊情勢,的確國際社會也建議台灣應該要有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觀點,特別是在藥物,包括原料、製造到成品,應該要有全盤規劃,也承諾在這部分,在全社會防衛韌性或是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當中,將會進一步來推動。
賴清德也趁著機會回應醫院個別總額的問題,透露健保永續問題,他觀念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鄭守夏觀點不謀而合。醫療本身就是以人為本,自古以來醫療的精神都是如此,也不是只有台灣,在外國也是如此。因此在健保體制下的醫療行為不可以改變以人為本的精神,鄭守夏提出的觀點是健保給付應該要從論件計酬、論量計酬,調整到論價值計酬。
賴清德也提出新構想,健保施行三十年,各種制度都在裡面,包括有論件計酬,也有DRG,現在又要有一個Bundled payment,現在還有大總額、小總額都在進行。有沒有可能當這些制度到某一種程度,要走出最後一步?最後一步是什麼,就是由各區自己管理收到的經費,好比南區收到的總額,就由南區自行負責,不必交由健保署、再讓健保署核定。應該要讓各區管理。
賴清德解釋,健保署現在在花蓮秀林是辦得很成功,有沒有可能花東、東部區域的健保總額,就來試辦,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等,都可以互相合作。這樣有助於引進健康促進的概念,如果公共衛生做得好,健康促進工作做得好,民眾就醫次數少了,這個經費還是屬於這個區的,不會保留在健保署,這樣的話有助於推動以人為本的健保醫療服務。
他非常希望,在健保制度下,以人為本的精神能夠繼續落實,「當看到有一個民眾到處在看病,一間醫院看過一間醫院,這應該是我們的問題,而不是這個病人的問題,他也許找不到適合的團隊一起來幫助他」,他覺得,但如果是以全區作為概念,再強調一次,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共同來管理區域收到的健保費用,一同會去關心他,幫這個病人整理就一計劃,包括病患應該看哪一位醫生,或是哪一個團隊來幫助他,又或者也可能可以解決用藥上面的問題。
賴清德表示,現在一個處方簽平均用藥是4至5顆,當我們自己管理的時候,也許有很多新的想法與做法就有機會出現,就有機會更加落實以人為本,就有機會更加落實提升民眾的健康福祉。他也非常希望這個平台不是今天才接收意見,因此若未來大家有寶貴的意見,可以透過信箱提供給政府,在每個月與衛福部便當會都會看到一次。最後,他強調「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持續每季召開,歡迎各界持續提供建言,共同推動全民健康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