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少子化拉警報!婦兒團體籲成立「兒童家庭部」統合政策救小孩

    2025-04-01 12:10 / 作者 游騰傑
    全國婦兒團體聯盟今(1)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正面臨「四不一沒有」的危機,分別是「孩子活不下去、笑不出來、教不出來、生不出來、沒有未來」,並呼籲政府與社會大眾正視台灣兒童權利保障的不足與家庭困境,並儘速成立「兒童家庭部」。游騰傑攝
    全國婦兒團體聯盟今(1)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正面臨「四不一沒有」的危機,分別是「孩子活不下去、笑不出來、教不出來、生不出來、沒有未來」,並呼籲政府與社會大眾正視台灣兒童權利保障的不足與家庭困境,並儘速成立「兒童家庭部」。

    婦兒盟指出,過去台灣出生率低,主要依賴「龍年」催生效應,但去年「龍子龍女」數量銳減,龍年效應首次失靈,人口快速減少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大危機。台灣已連續五年新生兒數量少於死亡人數。2024年(龍年)的生育人口為13萬4856人,比2023年(兔年)的13萬5571人減少715人,甚至比2022年(虎年)的13萬8986人還要少。

    婦兒盟還指出,根據統計資料,台灣2020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千分之4.3,2022年上升至千分之5.0,然而2020年及2022年,新加坡、日本、韓國和澳洲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均低於千分之4,亦隨著政府補助人工生殖、高齡產婦比例增加,早產和低體重新生兒的比例亦隨之上升。此外,根據衛福部的統計,2008至2018年間,15至24歲青少年自殺通報數量增長了3倍,而14歲以下自殺案件則增長了10倍。

    在笑不出來「家長無法陪伴孩子,孩子成為犧牲者」部分,根據勞動部的統計,109年申請育嬰留職停薪的人,每位子女的平均留職停薪時間僅7.7個月,意味著台灣的育兒環境也使得家庭需承擔其經濟壓力,婦兒盟指出,台灣的育兒環境往往讓家庭獨自承擔一切,呼籲育兒家庭應該被支持,而不是被相對剝奪。

    婦兒盟同時指出,當前法規制度下,教師面對教學、霸凌與危機事件處處掣肘,常面臨無法教、無法管的困境,家庭雖背負教養責任,但卻沒有足夠的親職教育與托育支援,讓家長在教養的培育與實際支持上既無力又無援,也指出從家庭教育預算,約每年三億,不到教育部年度總預算,約三千多億元的千分之一,可知政府並未把支持父母教養視為國家責任。

    對此,婦兒盟呼籲成立「兒童家庭部」,認為兒童相關政策整合資源、統一政策窗口,避免碎片化,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應有的關注,並呼籲擴大兒童死亡與自殺的回溯分析範圍,至18歲,建立跨部會的責任鏈,從制度上預防悲劇的發生。

    此外,婦兒盟強調應建立社區育兒協力網,讓所有家庭都能取得親職教育、情緒支持與喘息服務,同時呼籲政府推動友善育兒的職場政策,保障孩子陪伴的權利,並同時提升女性的就業機會與家庭的韌性。

    《太報》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